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2-25 合作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新时代中国语境下美好生活的精神之维,精神生活本质上是为人民群众的存在 和发展赋予意义感、获得感、归属感的生命实践活动,深刻反映主体的高品质生活内涵和高层次精 神需要。科学揭示和深入阐释新时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内容结构,是进一步准确回答大学生精神 生活是什么、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提升怎么办的基础性环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 背景下,立足于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差异和大学生的群体特性,大学生精神生活内容结构可以划分 为逻辑关系明晰且相互渗透的三重基本样态:处于感性层次的是外部感受与内在体验相互贯通的 心理生活,处于理性层次的是情感欢娱与精神陶冶深度交织的文化生活,处于超越层次的是引领 方向和支撑发展同步发力的信仰生活。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1-08 合作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时代以来,我国学者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展系列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依托CiteSpace数据处理工具,从整体研究态势、发文机构及作者、研究热点及趋势、研究视角等方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建设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及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整体发文量呈上升态势;研究机构和学者形成了一定合作关系;研究热点聚焦学理阐释、话语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互联网和全媒体融合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研究趋势呈现出理论深究向实践探索的延伸、现实性和时代性的彰显;研究视角含括科学内涵阐释、内在逻辑厘析、现实状况考察、实践对策探寻、网络视域探究。未来研究应以多学科视野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以多元化研究方式丰富研究类型,以现实性为落脚点推进研究微观聚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党和国家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科学回答如何正确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什么要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怎样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新征程上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创新向度提供了重要启示。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19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广大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教学素养、学术素养、道德素养获得较大提升,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须久久为功、持续推进,着力解决思政课教师素养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广东青年研究》
摘要:全媒体时代的渐进式发展,广泛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往形态和思维模式。学生群体在接受全媒体带来的通讯快捷和娱乐体验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他们的认知能力与交往状态。大学生是伴随全媒体时代成长的一代新人,网络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生活习惯与交往方式。全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实证调研,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调查发现,加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研究,不仅是人际交往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学术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更是新形势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解决大学生成长难题的重要课题。在调研基础上概括而来的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教育对策,可以丰富相关理论,并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与借鉴。全媒体时代的渐进式发展,广泛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往形态和思维模式。学生群体在接受全媒体带来的通讯快捷和娱乐体验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他们的认知能力与交往状态。大学生是伴随全媒体时代成长的一代新人,网络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生活习惯与交往方式。全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实证调研,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调查发现,加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研究,不仅是人际交往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学术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更是新形势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解决大学生成长难题的重要课题。在调研基础上概括而来的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教育对策,可以丰富相关理论,并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