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七大认识误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来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目前国际国内对“一带一路”依然存在一些误解和质疑,出现了债权帝国主义论、马歇尔计划论、地缘政治威胁论、过剩产能转移论等各种论调。这些论调和误解或会在思想和实践层面形成障碍,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拦路虎。本文就国内外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七大误解,结合五年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地调研和走访,利用建设“一带一路”的客观数据和事实,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客观、准确地认知“一带一路”倡议,如何用发展的、科学的视角看待“一带一路”建设的长期收益,得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有利于增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人民福祉,建设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结论。

  • 新质生产力激发经济增长澎湃动力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06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无法自然生成,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通过转变机制、优化体制改变传统增长方式,适应全新增长方式;需要转变传统观念,适应新的理念;需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通过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金融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可以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 全球金融治理的新困境与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应对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摘要:全球金融治理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综合、最复杂的新挑战。诸如体系空心化、国家金融化、金融武器化、货币数字化、债务天量化等新特征使得全球金融体系时常遭遇动荡、失衡、冲突等新困境。中国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势必要应对这些全球金融治理的新难题。因此,应重新认识中国金融发展的独特优势,在全球经济金融格局不断向复杂化、危机化、动荡化演进的背景下,通过优化国内金融治理体系、推进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等举措,增强国家经济韧性与国际金融竞争力,推动金融体制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金融强国”之路必能实现。

  • 扎实推动金融业行稳致远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5-27

    摘要:金融强国,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我国能多次防范和化解全球性金融风险,离不开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不断探索。中央六次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决策,在强调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逐步确立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应当始终坚持金融业行稳致远的基本目标,全面提升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和统筹金融创新、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不断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