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23
摘要: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提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1]逐步形成,货币国际化已成货币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革命以来,英镑、美元、日元等货币先后探索国际化道路,相关经验教训值得学习借鉴。人民币国际化应总结吸收不同国别货币国际化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合面临的国际形势进行深刻反思。从明确人民币国际化目标、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加快培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适时增加黄金储备等方面提出应对举措。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国际发展援助中的“精英俘获”现象已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精英俘获”严重破坏援助项目的成果,阻碍项目的社区发展和民主参与,本文对国际发展项目中“精英俘获”现象进行透视分析,对防范和制约“精英俘获”做了有价值的探讨。为避免因权力和决策过分集中而出现“精英俘获”,需要对项目的权力非均衡结构进行发展干预,并做好信息的公开透明,以及培育贫困群体权利意识、集体意识。防止“精英俘获”,提高发展援助的效率和效果应成为我国在制定对外援助政策和实施对内扶贫工作方案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西部论坛》
摘要:低碳城市试点在挤出高碳领域外资的同时也会促进低碳领域的外资流入,从而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城市试点对高碳领域外商直接投资的抑制效应减弱,而对低碳领域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增强。采用2005一2021年2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显著抑制了试点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增长,并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路径对外资流入产生抑制作用;低碳城市试点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表现为不显著、显著抑制、显著促进;低碳城市试点对经济规模较小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外商直接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第一、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的外商直接投资效应分别为显著抑制、影响不显著、显著促进,表明随着低碳化转型的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由抑制转为促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强化了低碳城市试点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抑制作用。因此,应加强环境规制,优化投资环境,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并加快数字化转型,在推动经济低碳化转型的同时提升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构建博弈模型证明OFDI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内生性因素,随后对OFDI促进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机理进行阐述,利用面板GMM方法从实证角度验证OFDI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装备制造业OFDI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国内外需求匹配度、扩大产业开放程度以及增强相关产业协同性四条路径促进国际竞争优势升级。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全球价值链中的不对称结构性权力深刻影响各国价值创造、价值获取及经济安全。本文融合全球价值链网络与结构性权力理论,从生产、知识、安全三个维度,剖析全球价值链结构性权力的来源及其建构路径。全球价值链结构性权力重构是各“能动者”对生产、知识、安全权力的争夺,本质是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调整。全球价值链主导国通过生产再组织、知识断链、构建盟友供应链等方式,加剧全球经济治理规则“碎片化”、区域价值链竞争和国家间贸易摩擦。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需顺应全球价值链结构性权力重构的大势,从生产、知识、安全维度寻求突破,构建“以我为主”的区域价值链,增强规则、技术等知识供给,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培育全球价值链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和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文章研究了中国最低工资上升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理论模型发现本国相对外国最低工资的上升,将导致本国与外国资本利润差减小,进而引起资本从本国流出。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最低工资越高的城市,位于其中的企业将越早并且越多地对外直接投资。城市最低工资水平每增加1%,会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次数增加1.943%。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具有较低工资水平的企业更易受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而对外直接投资。并且最低工资的影响对研究开发型OFDI和垂直生产型OFDI的影响更大,对于资源寻求、水平生产和出口平台型OFDI的影响较小。最后,最低工资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产生变化。在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实施之后的几年,最低工资对企业OFDI产生了最大的影响,之后逐步降低。文章对我国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制定企业“走出去”政策具有较重要参考价值。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发展导向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否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文章以世界经济论坛知识产权保护指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影响。发现东道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中强于非沿线国家样本,二是在低知识产权保护度的国家样本中强于高知识产权保护度的国家样本。“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度较低,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进行投资更多是处于被模仿的地位,需要通过双边或者多边协定,敦促沿线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文章结论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政策导向提供了实证基础。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国际投资理论中,传统观点认为具有产品创新的优势企业有更大的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则表明劣势企业出于获取创新资源的目的也有较大的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文章从产品创新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视角对此进行检验。文章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构建微观实证研究数据库,并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和产品创新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文章的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在产品创新倾向维度,无产品创新的企业比有产品创新企业有更快的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另一方面,在有产品创新企业内部,创新程度的提升则能加快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进一步地,文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对产品创新倾向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进行反事实估计,验证了实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0
摘要:Goldin与Katz合著的The Race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是研究收入分配差距的教育或技术致因的“里程碑”,被誉为“最优秀的实证经济学研究”。不过,该书在事关立论的理论问题——是否存在人们难以掌握的技术——的论证上似乎有欠完备,仅通过基于通用目的技术的论证即予否定,而由本文,易见通用目的技术并不全然包含“难以掌握的技术”。于此,本文提供了一个关于“难以掌握的技术”的系统、细致的论证,并据以与两位作者商摧,最后给出该种技术,即“非公共品技术”的存在性证明。该种技术能引致书中所论证的“底层人民往往全盘尽输,而经济精英则赚得盆满钵盈”式的收入分配差距,但由非公共品技术所引致的该种分配差距却不能为作者最后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有效缓解。此外,该种技术的出现可籍以区分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为美西方全要素生产率低增长、经济低增长但同时技术进步却在高歌猛进等等现象、问题提供新的洞察,并预示美西方传统社会伦理将遭受剧烈冲击。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0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欧洲联盟于20世纪90年代加强了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从这一时期开始,“欧拉对话”成为欧盟与拉美地区整体、次区域集团以及特定国家之间发展关系的稳定基础。1999年,欧盟与拉美正式缔结战略性伙伴关系,在此基础上,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显示了拉美地区经济不断增长的重要性与成长潜力。本文对双方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机制、现状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宏观层面的分析,并试图分析出未来发展的趋势走向,希望对中国与拉美地区今后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0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捷克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合作伙伴国,近年来两国在经贸和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带动双向投资迅猛发展。作为欧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成熟国,以及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捷克与其背靠的欧洲大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关注。虽然捷克现阶段整体营商环境向好,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在捷投资总体规模较小、多数中国企业对赴捷投资信心不足。本文建议从项目前期可行性调研、投资项目筛选、企业本土化转变等方面加强引导,提升企业投资抗风险能力,逐步完善投资渠道,从而推动我国企业以捷克市场为依托进一步拓展欧洲业务。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0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和深化发展,“走出去”企业的合作对象与合作内容都更加多元化,合作过程中由于多元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问题凸显,成为制约国内外企业合作交流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从法制环境、宗教信仰、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企业在沿线国家进行经济交往与合作时产生文化冲突的原因,提出了缓解文化冲突及矛盾的对策建议,旨在为“走出去”进行经济合作的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0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中亚丰富的能源资源及其与中国毗邻的地理优势决定了中国一中亚能源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本文从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和中亚作为能源生产大国的视角分析了双方开展能源合作的基础,从国际、区域、中国、中亚国家四个层面明晰了中国一中亚区域能源合作的战略定位,剖析了双方合作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从合作机制、合作主体、合作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0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利用2006—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560例0FDI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了“一带一路”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中国企业OFDI绩效的影响,并基于竞争优势视角进一步考察了境外经贸合作区、母国特定优势以及企业年龄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东道国制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中国企业OFDI绩效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境外经贸合作区、母国特定优势和企业年龄对上述负面效应具有弱化作用,竞争优势效应在国有与民营企业之间呈现出异质性。研究结论将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高质量海外投资提供参考借鉴。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0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利用200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会显著降低中国整体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但该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同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存在阶段性特征:当人均收入水平低于19821元(2007年以前)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未对中国资源错配产生显著影响;当人均收入水平大于19821元小于49542元(2008-2014年)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司以缓解资本错配,但对劳动力错配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当人均收入水平大于49542元(2015年以后)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有利于改善资源错配。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通过提高金融深化水平和劳动力成本,进而缓解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0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海洋交通的互联互通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东盟海洋交通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将物联网作为有效解决海洋交通互联互通的重要手段,同时提出利用物联网实现海洋交通互联互通的架构和路径,以期有效地开展海洋交通领域的互联互通合作,建设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促进区域经济共享发展。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0 合作期刊: 《经济界》
摘要: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本文从分析中国与东盟低空经济发展现状出发,直面?方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东盟航空一体化达到的成效和“一带一路”倡议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内容,从加强中国-东盟一体化出发在政策优化与技术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共建互联、产业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技术交流等方面提出合作建议,希望通过各方努力持续推动中国与东盟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0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区别于现有研究通常将跨国并购视为一个“事件”研究其对并购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创新网络视角,文章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个维度探讨基于跨国并购的国外创新网络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通过跨国并购嵌入创新网络的直接联系促进了创新质量提升,间接联系和结构洞对创新质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网络异质性对基于跨国并购的创新网络嵌入与创新质量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在网络异质适度阶段,网络异质性正向调节基于跨国并购的创新网络嵌入的创新质量效应,在网络异质过度阶段,网络异质性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为新兴经济体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有效嵌入国外创新网络,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质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