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民初以还, 政府曾数度制订报律, 反对者以有违言论出版自由原则、 立法程序违制以及民主国家多无报律为由, 激烈抵制。 这些反对意见并非都能成立, 但迫于舆论压力, 先后提出的几个报律均被废除。 报律废除后, 新闻领域呈相对法律真空状态, 虽客观上有利于言论表达, 但也导致报业无法可依, 野蛮生长, 严重失范。 面对这种局面, 国人开始反思, 却因政治分歧导致重建报律时的不同路线选择: 北洋政府提出 《报纸法案》, 试图通过法律路线解决问题, 由于政局动荡及报人意见歧出, 未蒇其功; 南方的国民党则通过政治解决路线, 在北伐推翻军阀统治后, 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报业法规, 民国报业失范状况有所改观。但因国民党专制集权, 产生比民初及北洋时期更为严重报业束缚。 近代报人追求新闻出版 “绝对自由”, 却种瓜得豆, 事与愿违。
分类: 考古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 学术界一般以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作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同时也认为由此形成了中国考古学根植于安阳殷墟的传统。 但是, 事实上在安阳殷墟之外, 还有以不同方式出现的中国早期考古学的样本与范式,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早期发现与发掘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证。 三星堆早期发现与发掘 (1927—1934) 不仅在考古学的技术和方法上采取了西方田野考古学的惯例, 而且在强调科学的方法和多学科研究方面也有所实践, 与安阳殷墟发掘以古史重建为目标相互呼应, 也提出了古蜀文明研究的新问题和新目标。 不仅如此,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首次科学考古的实践, 在如何处理涉外关系与内部事务、 展开民众宣传等方面, 也有开拓性的成绩, 为早期中国考古学的成立无疑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