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4-05-13 合作期刊: 《世界政治研究》
摘要:【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为国际关系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国际政治经济学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兴起于西方,随后不久就引入到中国。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产生了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内生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深厚土壤则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因此,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从一开始起步就不是对西方知识体系的简单移植,而是扎根于中国大地。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进程中,进一步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无疑是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的重要使命。本刊约请9位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多维度的讨论。我们期待这组笔谈文章能激发学界对如何构建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知识体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文化软实力》
摘要:当今的人类社会正面临一个十分重要的十字路口,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人类究竟应该走上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还是应该屈从于跨国金融资本的掌控,走向所谓的“历史的终结”?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唯一正确选择。但值得高度警惕的是,跨国金融资本为掌控世界局势,到处挑起战争、制造冲突,并有着将人类社会带入“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的重大风险。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7-02 合作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摘要:纯粹的债务性支出是利润的源泉, 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源头。 如果金融供给侧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脱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 则债务问题终将成为冲击实体经济的洪水猛兽。 在当前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供给侧下, 货币可以区分为由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和由商业银行所创造的存款, 两种货币的比例构成了货币供给侧结构。 在货币供给侧结构中, 商业银行的货币是由贷款创造的,由此形成了实体经济的债务; 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机制则是多种多样的, 这其中甚至包括无偿拨付。 无偿拨付是传统社会主义制度下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最为直接的表现。 为此, 在锁定新增货币供给总量的前提下, 我们建议: (1) 通过央行无偿拨付的货币发行机制, 注资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收购 ( 剥离) 商业银行不良的贷款资产; (2) 适度提高央行货币占货币总量的比例, 以满足中央银行用于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货币需求。 我们将发现, 这样一种改革将使中国当前的债务问题迎刃而解。 由于新增的货币供给总量是锁定的, 这样一种改革也不会带来通货膨胀加速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