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基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有效发展”六个维度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模型、收敛性分析、聚类分析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探究2010—2019年西北五省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演化特征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西北五省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缓慢上升态势,逐渐形成以陕西为核心发展区域,外围向南北递减的时空布局,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显著;(2)西北五省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不同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化特征的区域差异性显著,且差距随时间的推移持续增大,可以划分为强势型、稳定型和滞后型三个等级;(3)西北五省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实际利用外资、科研经费、专利授权数量、入境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不同障碍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论文将收入水平、产业转移和碳生产率纳入统一框架体系,探讨2001—2019年全国30个省份收入水平对碳生产率的空间效应及产业转移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收入水平和碳生产率的区域差距总体有所减缓,但依然较大;缩小“高—低”收入组间和“高—低”碳生产率组间差距是推动区域平衡发展的关键所在。(2)提升“高收入”和碳生产率“高效区”的收入,能促进碳生产率提高,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提升“低收入”和碳生产率“低效区”的收入,相对劳动力成本优势依然存在,有利于促进产业迁入,但迁入产业对能源的高度依赖性,反而抑制了碳生产率提高。(3)收入差距缩小产生的技术创新效应,对碳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推动了整体区域碳生产率的平衡发展。总之,加大“低收入”区收入水平,引导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向碳生产率“低效区”转移是实现“双赢”目标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