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1-02 合作期刊: 《数字出版研究》
摘要:2021年,非同质化通证(NFT)引来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出版业也开始了与NFT融合的尝试。本文运用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均衡价值论三种经典价值理论分析了NFT出版物的价值来源,尝试提出NFT出版物的价值基础与价值构成模型。研究发现,NFT出版物具有独特的价值和生命力,能够成为出版业摆脱困境的补充方案。该研究弥补了当前NFT出版物价值研究的空白,厘清了NFT出版物的价值产生机制,以期为出版从业主体进行NFT出版物生产和传播提供参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档案学通讯》
摘要:参与公共数据开放有助于档案工作融入数字时代的公共服务体系。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 数据类型、数据量、数据格式等6个方面对我国已建立的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中档案部门的数据发布情况展开 了调研。通过对档案部门与数据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访谈,运用扎根分析方法归纳出了价值理念、政策法规、体 制机制、技术方法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公共数据开放 “档案参与”的进路,包括:厘清档案部门功能 定位、完善政策法规制度体系、强化开放数据质量控制、坚持渐进融通技术路线,以期推动档案部门变革工作思 路,拓展工作范围,优化工作模式,实现档案治理现代化。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09-11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催生数据主权,深刻影响国家数据安全和全球数据治理实践。出于管辖、隐私和商业利益等因素考量,现有研究分别提出了国家、个人和企业三类数据主权归属主体,模糊了国家作为唯一主权者的权威身份。通过追溯历史、分析现状可以发现,个人与企业不可能成为数据主权的行使主体,个人和企业的利益诉求可用个人信息权利、企业数据权利等制度安排以蔽之,无论从性质上还是内容上讲,都不属于数据主权的范畴。对于个人而言,其主权主张滥觞于信息自决权,且个人缺乏对海量数据的掌控能力,个人作为数据的产生者并非理所当然是数据的所有者和主权者;对于企业而言,其因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获取的数据权力使之仅处于支配地位而非法律地位,更不能将其提升至主权地位,企业依旧是被监管者。事实上,自博丹以来的主权学说和国家间主权实践确立了国家不可动摇的主权者地位,在虚拟空间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主权责任只有国家能够承担,受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赋能的多元主体作用的提升并未侵蚀主权,相反,国家数据主权在应对新问题、新挑战的过程中获得了增强。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编辑出版学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2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智慧档案馆建设是智慧发展时代背景下档案机构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TOE理论,从技术、组织、 环境维度建立智慧档案馆建设成效分析框架,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国内 24家综合档案馆的智慧档案馆建设 案例进行研究,系统分析驱动高水平智慧档案馆建设的差异化路径,并据此提出加快技术转型和打造特色范式的建议。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2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搜集梳理美俄两国数十年的档案解密统计数据,通过对美俄档案解密制 度及背景和动因的研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为完善我国档案解密和开放审核制度提 供参考。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建立符合党和国 家重大战略、服务于人民根本利益的档案定密、保密和解密体系;以新《档案法》为依 据,完善档案解密制度和档案开放审核制度;在解密过程中坚持保密与解密并重,绷 紧保密之弦;建立责任清单,监督落实到位。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促进世界记忆项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他遗产项目的协同发展,对推动世界记忆项目的发展及人类遗产 事业的整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价值追求、建构策略和遗产保护对象三个方面,分析了世界记忆项目与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其他遗产项目协同发展的优势;通过阐明世界记忆项目自身的发展短板、分歧与壁垒的不利影响、面临的共同 挑战,指出协同发展的现实需求;从突破自身局限、建立对话机制、科学协调多重认证角度出发,探索实现协同的必由之 路,以推动世界记忆项目的积极转型,促进教科文组织遗产项目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20世纪 40年代,文华图专档案管理科毕业生赵继生、胡佑身和杨金元,针对民国时期旧档的整理与保管问 题撰写了系列毕业论文,提出了在当时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旧档管理制度、流程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学术 参考价值。文章对三篇毕业论文的手稿进行了整理,并与民国时期其他学者关于旧档整理的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分析新媒体时代档案宣传工作计划的内容结构特征,有助于完善与优化档案宣传平台建设,增强社会档案 意识,释放档案潜能。文章从传播要素视角出发,构建档案宣传工作计划的内容要素框架和信息传播层级,基于此对档 案宣传工作计划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和归纳分析,并针对现存不足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档案宣传工 作质量提供思路和参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摘要:信任是数字环境下文化遗产数字叙事的基础。文化遗产数字叙事是一种具有重构和演绎特质的叙事方式,在数字化、数据化和艺术化阶段会产生不同的信任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系统,文化遗产数字叙事的人机交互特征体现出系统、信息和用户之间的相互连通和协同影响,系统叙事的可信度和用户体验的信任感构成了信任模型的双向动态互动,涉及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叙事性架构、数字化呈现、系统本身的功能建设和知识服务,以及用户的意图和行动。文化遗产数字叙事信任模型不仅有助于提升文化遗产的数智化活化利用水平,促进对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叙事内容的创意演绎、文化内涵的有效阐释与呈现,而且有望为可信的文化遗产数字叙事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型发展。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6-24 合作期刊: 《档案学通讯》
摘要:厘清档案利用服务中的内容结构与演进特征,有助于完善档案利用服务政策,并提升档案利用服务水 平。以中央层级档案利用服务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我国档案利用服务政策演进可分为初创、深化、体系化、转 型与创新5个阶段。构建政策 “目标-工具”二维分析框架,运用关联网络分析方法,可以探讨政策目标与工具 的关系,并识别核心政策目标与工具。研究发现:目标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并渐成体系;工具由供给型#2;环境型协同主导且趋于多元;目标设置与工具选择的适配性强化。同时存在政策目标表达笼统、政策工具结构失 衡、目标与工具错配等问题,为此,应推动政策目标的细化与差异化、强化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应用、提高政策目 标与政策工具的匹配度。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文章从新冠肺炎疫情档案的征集数量、征集质量、征集方式、征集管理四 方面,对我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档案馆的新冠肺炎疫情档案征集现状 进行网络调查,发现存在档案征集数量不足、档案征集方式单一、档案征集内容结构 不合理等问题。基于大档案观的档案范畴理念以及档案大开发、档案社会化、档案开 放等思想,综合档案馆可采取拓宽征集范围、规范征集质量、优化征集方式、构建档案 专题数据库、推进档案开发利用的策略,以改进相关工作。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用户评论、转发与分享等再传播行为关系到档案社交媒体信息能否通过人际传播扩 散至更多人群。文章选取 21 名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以获取研究数据,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探寻 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经过三级编码分析,发现用户因素对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起主观 引动作用,档案信息因素、平台因素与受传者因素起客观驱动作用,由此构建了档案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影响因 素UAPR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促进用户再传播行为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 意义]揭示脑电技术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中的应用现状,拓展学科边界,为相关研究提供思路。[方法/ 过程]本研究系统梳理了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 建库至今,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中应用脑电技术相关的65篇实证研究,分析、整理其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应用现状,并揭示其领域发展的作用。[结果/ 结论]本研究从65 篇文献的搜索关键词发现,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中,与脑电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近年来显著增加,主要有3 个研究重点,一是探讨界面信息布局对用户认知负荷和搜索效率的影响;二是信息安全领域的认知行为研究;三是对人机决策过程中的从众机制研究。研究展望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中脑电技术的应用前景,并探讨该领域应用认知神经科学工具未来的发展方向及面临的挑战,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中脑电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04-11 合作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21世纪以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知识组织研究主题、方法和应用呈现出新的特征,通过总结凝练国外相关研究主题与特征,能为我国该领域全方位探索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 首先全面收集2000-2022年国外知识组织相关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逐一编码,以获取研究主题及研究内容的特征。 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国外知识组织研究主题多元,研究重心从数字化向数据化、语义化转变;重视知识组织系统的质量评估;知识组织方式呈现技术、众包和专家并存趋势;领域应用注重面向特定情景的研究。未来我国的研究应该:(1)关注中文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语义化、关联化进程;(2)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引领知识组织创新;(3)“众包+技术+专家”三轮驱动,加快智慧数据的组织;(4)拓展特定领域的应用实践,提升知识组织服务水平。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0
摘要:开放获取环境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与非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构成潜在经济学意义上的“替代”关系。探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可替代性影响因素,为增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和不可替代性提供路径参考。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得原始语料,采用扎根理论和双向推拉理论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总结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可替代性影响因素并构建推拉力模型。在推拉力模型中:(1)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拉力和非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推力会削弱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可替代性;(2)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推力和非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拉力会强化增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可替代性;(3)内部环境塑造着公共/非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推拉力;(4)外部环境调节着公共/非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推拉力; (5)用户个体因素通过用户使用意愿,调节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可替代性。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5-01-08 合作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摘要:从1904到2024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事业走过了120年的发展历程,使命陈述引领着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担当与作为。中国图书馆使命陈述经历了开启民智、民众教育、思想教育、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演进过程,图书馆事业相应实现了初步布局、体系建设、接收整顿、多元拓展、转型升级。 在图书馆与社会发展双向互促的历史进程中,图书馆以思潮碰撞引领社会变革、以文教融合支撑救亡图存、以文化教育巩固新生政权、以知识服务助力改革开放、以数智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彰显出聚集知识资源以保全记忆、建设知识秩序以涵养文明、创造知识连接以推进创新、谋求知识福祉以保障权利的核心价值。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基于海量数据训练的模型,涵盖了丰富的社会价值和事实知识,其所展现的机器智能显著提升了各类社会生产与科学研究的效能。哲学社会科学强调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除了作为前沿技术工具丰富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其更为突出的特征是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极大扩展了研究视角和观察视域。鉴于二者融合具有释放巨大势能的潜力,首先应当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提基础,在此基础上围绕赋能过程中的创新模式与核心挑战进行深入探讨,最后系统提出赋能路径的建设策略,从而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赋能机理,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文化数字资产的开发在数据要素化的 过程中备受关注。文章分析“档案+文化产业”现有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其存在多元主体权 责利不明确、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成效低、档案文化产品流通范围狭窄、市场交易与反馈机制未成形 等问题。结合数据要素化过程需要明确的权责归属与市场机制的要求,文章从主体、资源、产品、 消费等四个层面分析“档案+文化产业”在数据要素化背景下发展的契机。在此基础上,提出“档 案+文化产业”的两种未来发展模式:第一,以资源为驱动,注重数据分级分类与开放授权,对数据 交易市场依赖性较强;第二,以产品为驱动,注重档案数字文化产品开发,对数据交易市场依赖性 较弱。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10-04
摘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下,话语体系是推进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建设与创新的重要抓手。图书馆学话语体系作为以图书馆学为中心的话语结构与功能体,具有规范学科专业交流、维系学科基本建制、塑造学科价值形象的重要作用。目前图书馆学话语体系面临话语主体实力不振、话语内容认知不清、话语方式运用局限、话语效果作用阻滞等关键痛点,亟需在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同义、创新性与传承性的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协调、专业性与延伸性的融合的基础上明确理念指引,通过提炼标志彰显话语特色、学科融合创新话语表达、面向实践优化话语传播、多元融通开拓话语格局等途径推进中国图书馆学话语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