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的荟萃回归分析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543篇实证文献,采用荟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研究结论的异质性来源。结果表明:“省份”、是否纳入“村干部”和“政府补贴”等变量分别对“年收入”“种植规模”“性别”在样本文献中呈现的显著性具有正向作用;“自变量数量”“因变量类型”分别对“年收入”“劳动力数量”在样本文献中呈现的显著性具有负向影响;“有效样本数”“是否纳入‘合作社’”均对“农业收入比例”在样本文献中呈现的显著性具有正向作用,而“省份”对“农业收入比例”在样本文献中呈现的显著性具有负向影响;现有研究存在样本选择偏差,研究样本并不能反映总体分布状况;已发表的文献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呈正向显著的研究成果比负向显著的结果更可能被发表。据此,为了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合理性,建议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应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重视变量选择、样本规模、研究区域等研究特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充分考虑农户多重特征对影响因素显著性的相互干扰,减少发表偏倚对学术科研的影响。

  • 权能共享:绿色农产品 品牌建设中“搭便车”行为的治理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推进我国农业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品牌建设所需要的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客观上要求农户采取集体合作的方式共同建设。在自主经营条件下,农户在品牌建设中的“搭便车”行为难以避免,这可能导致品牌声誉的破坏和品牌合作的失败。有效治理“搭便车”行为是成功建设绿色农产品品牌的基础。基于对 Y 专业合作社“搭便车”行为治理实践的调研,提出了合作社与农户间“权能共享”的合作模式。权能共享模式通过构建事前预防的利益联结机制、事中监督的信息沟通机制、事后奖惩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遏制了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搭便车”行为。进一步完善权能共享模式,需要规范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强化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监督和违约惩戒机制,促进权能共享机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未解之问”探赜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摘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留下了9个“留待以后再谈”却并未解决的“未解之问”。这些问题大体上能够分为四个方面:其一,国家和教会的关系问题;其二,对黑格尔国家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王权)叙述逻辑的反思;其三,对本质二元性的解析;其四,对市民社会相关问题的思索。青年马克思留下的这些“未解之问”,既不是他随意思考的无意义的问题,更不是他写作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后就遗忘了这些问题,而是因为经济史知识的缺乏,使他当时无法深入这些问题的根源处进行“治本”的处理。对这些“未解之问”进行深度剖析后不难发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就对自己今后的研究理路有了规划。《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不仅可以被看作是青年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探照灯,也是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和转变的路标。

  • 个体化视角下“逆社会时钟”青年的现实困境与社会工作调适策略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逆社会时钟”青年作为现代社会转型下出现的新群体,是指那些在生活、职业发展或社会期望方面与传统时间线不同、不按常规顺序经历人生各阶段的青年。运用半结构访谈对 12位具有“逆社会时钟”经历的青年进行了深度访谈,发现该群体面临焦虑与自卑心理、融入与参与困境、矛盾与自我冲突等现实困境,这些问题的形成与该群体行动的区域化,资源的匮乏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文化惯习的制约。运用发展性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逆社会时钟”青年重塑个体化认知,增强个体归属感,主动应对个体化风险,从而促进青年的终身成长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