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04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对美国的认知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即整体印象分化、好感度下降、关注内容碎片化,以及认知态度的客观和自信。究其原因,从认知客体上看,美国的国际竞争优势表现越明显的领域,我国大学生对美国“正面”认知就越容易形成;从认知载体因素上看,媒体因素对大学生美国认知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影响,但对大学生对美国的认知“态度”方面影响较弱;从认知主体因素上看,大学生美国的知识积累越多,对美国认知的态度就越理性;对美国的个人兴趣和需求越强,对美国认知的态度就会更多表现出感性的意义;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越“亲美”,对美国的认知态度则更积极。而且,按照认知态度的倾向性与代表性,大学生美国观可以总结为四种,其中,“共有理性”美国观是一种客观且理性的美国观,值得提倡;“共有感性”美国观是最多见的一种美国观,但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应积极引导;“个体理性”美国观对美国的认识表现出不准确、不够“不健康”的特点,必须予以纠正;“个体感性”美国观则表现出了一种对待美国“极端”态度和行为,需要重点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