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摘要:资本市场开放深刻影响我国微观企业主体行为,这对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提升审计报告信息价值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基于2016-2020 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显著促进了关审计事项披露,且该影响因盈余管理程度不同而呈现差异,表现为对低应计盈余管理企业或高真实盈余管理企业敏感性更强。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能够促进审计发挥信息价值,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会同时考虑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和程度。文章从审计视角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相关审计准则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经验。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4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2021年末,腾讯以实物分红的方式分派其持有的京东集团4.57亿股普通股;2022年末,腾讯再次以同样的方式分派所持美团公司9.58亿股普通股。实物分红本已罕见,而两年内连续两次如此大手笔地巨额分红优质公司股票更是前所未有之。鉴于此,本文从企业战略转型的视角研究了腾讯实物分红京东与美团股票的内在动机与影响,发现腾讯实物分红既有行业周期和政策环境变化的外部因素,也有自身经营面临困境的内部原因。而实物分红不仅以多方共赢的方式实现了企业投资战线的快速收缩,还通过积极的信号传递纾解了企业的政策性风险及其经营困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如何预防我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以2007一2020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我国银行业结构竞争视角,着重探究并检验银行竞争加剧对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文章发现,整体上银行业竞争的加剧显著抑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且该效应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强化银行作为“大债权人”的外部监督机制的双重路径实现的。进一步地,文章从微观产权性质、中观外部制度环境以及宏观货币政策三方面进行异质性检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银行竞争的抑制效应更显著,而货币政策未能与银行竞争达成协同效应抑制金融化。文章的研究对于深化银行业改革以构建健康、有序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14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近年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不断融合,探究数字经济能否以及如何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式和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与市场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有关,在市场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方面)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门槛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非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明显的双重门槛特征,即数字经济只有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表现出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会随着数字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增强。为更好地利用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应鼓励数字技术研发创新,打造高水平数字人才队伍,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平台建设,疏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构建农业产业支撑体系。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摘要】数字普惠金融的诞生和发展源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其离不开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宗旨。本文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以我国286个地级市2011~2020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且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两个方面。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研发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减趋势。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互联网+”环境给在供应链中发挥着生鲜农产品集散与中转重要功能的供应商带来了挑战和压力,供应商函待进行“互联网+”转型。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转型驱动因素以及转型战略和思路。其次,结合“互联网+”跨界融合思维,以集散和中转功能拓展为基础,分别提出了适合产地供应商、销地供应商和集散型供应商的“互联网+”转型策略。最后针对供应商在“互联网+”转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我国A股市场历来重上市轻退市。几十年来退市公司中强制退市的占绝大多数,而主动退市的公司却寥寥无几。为探寻这一现象的深层次成因,本文以德阳二重集团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退市前的经营状况和制度背景的剖析,以及其后期战略计划的实施及重新成功上市全程的分析发现,持续经营亏损和陷入财务困境往往是诸多上市公司走向退市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果企业仍希望能重新上市,且该亏损与困境只有通过长期的战略性调整方能转变,那么战略性主动退市不仅可以掌握未来重新上市的主动权,还可以在兼顾多方利益的同时实现战略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