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跃升与理论建构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4-02

    摘要:“自我革命”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党治理的标志性概念,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百年管党治党的历史经验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突破,揭示了“自我革命”历经“整风运动(1942年)→三讲教育(1995年)→保持先进性教育(2005年)→全面从严治党(2012年)→自我革命制度化(2017年)”的跃升轨迹。其理论特质体现为三重辩证统一:在价值维度实现人民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在方法维度达成破立并举与标本兼治的统一,在历史维度贯通传统政治文明“自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统一。作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核心范畴,“自我革命”的概念通过构建“政党基因一执政效能一治理现代化”的分析框架,为解码大党长期执政规律提供了自主性理论指引。

  • 文明的历史辩证法:时代叙事与中国范式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学习与实践》

    摘要:历史辩证法是理解和把握人类文明演进发展的“锁钥”。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辩证法透视人类文明的历史变迁,从肯定与否定、实然与应然、普遍与特殊等多重维度展开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理性考辨和对人类未来文明形态的科学构思。进入20世纪,列宁和毛泽东继承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辩证法,基于后发国家的革命视角和实践探索,完成了对社会主义文明的道路开辟与图景拓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基于大历史观的宏阔视域创造性地提出“两个结合”,强调依托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辩证统一中破解了文明的“古今中西之争”,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正式定型出场。作为21世纪现代文明的“中国样本”,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彰显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历史辩证意蕴,提供了文明繁荣进步的中国范式。

  • 发展乡村数字文化:重要性、动力及路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摘要:乡村数字文化是乡村文化在数字时代的新形态、新表达,是发展乡村文化的新动能、新领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新道路、新选择。新时代发展乡村数字文化是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和治理成效的内在支撑。乡村数字文化自有其内在逻辑和深层发展动力,以技术推动力、战略引领力、内在驱动力、辐射带动力、产业助推力等为代表,共同构成了实现乡村数字文化振兴的动力保障。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发展乡村数字文化要坚持党对乡村数字文化建设的统一领导、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数字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内容、坚持乡村数字文化与村民互动互促互进、坚持以数字技术塑形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 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摘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习近平提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概念,并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作出重要论述。本文从基础性、系统性、生态性、协同性、人本性等方面,厘清了新质生产力的多维含义与主要特征,阐释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动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观点,结合世界经济理论的有益成果,揭示了科技创新、产业体系、面向需求、制度创新、要素配置等驱动因素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理与理论逻辑。最后,本文从加强关键科技攻关、完善产业体系建设、深化应用场景探索、推进多维制度创新、增强生产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