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国家数据治理体系和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等是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的重要背景,也是 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实现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型时必须关注的重要因素。文章在阐释可信数 据空间基本涵义、主要任务等基础上,对档案机构参与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主要短板进行了分析; 从理念、目标、行动与能力等方面,对将档案机构作为可信数据空间重要节点、强化档案数据处理流 程的可信控制与经验复制、深化多源数据融合利用与场景创新和确认档案机构的可信数据第三方 认证定位等进行了探讨。将档案数据治理融入国家数据治理体系与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是“十五五” 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的重要原则。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10-26 合作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摘要:[目的/意义]数据安全风险除数据本身泄密以外,更包括数据关联分析和情报生成与感知后带来的隐性安全风险。为解决公共数据开放衍生的开源情报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矛盾,需要实施隐性数据安全风险治理,从而健全国家数据治理体系、保护国家数据主权。[方法/过程]基于后果主义下的风险管理建立分析框架,梳理出隐性数据安全风险治理的行为流和认知流。基于对隐性数据安全风险的本体认识,全面分析其表现形式和生成逻辑,为构建针对性治理机制提供思路。[结果/结论]隐性数据安全风险具有隐蔽性和随机性的样态特征、转移性和扩散性的运动特征、场景性和累积性的环境特征,基于认知、利益、制度和技术的生成逻辑,在暗数据、数据汇聚、数据挖掘、数据画像、数据权益、隐私计算等方面表现出安全风险。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在数据要素价值化背景下,档案数据进入要素市场实现流通交易已是现实与趋势,如何 兼顾档案数据隐私保护亟待解决。文章认为档案数据隐私既来源于记载个人私密信息的各类传统 档案,也来源于有关数据的档案化。在数据要素的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的不同阶段,档案数据 隐私风险主要表现为数据采集风险、数据共享风险和数据跨境流动风险等,其表现多样且具有多 种特征。对上述多样性且特征各异的档案数据隐私风险应依据档案数据隐私治理模型,从法律手 段、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三个角度开展治理。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新金融》
摘要: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当前我国有超过4 800 万户中小微企业,超过6 000 万个体工商户,合计占据市场主体比例已超80%。前期严峻的新冠疫情影响和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使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小微企业纾困亟须普惠金融提质增效。普惠金融能够充分实现金融功能,有效缓解小微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从而对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产生积极作用。然而,受制于数字化程度不高、商业银行比较优势发挥不充分、常态化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普惠金融的政策效应不够显著。为此,本文建议进一步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常态化与制度化机制,加强政府、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等多方协同,提升普惠金融对于小微企业的支持作用。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20
摘要:[目的/意义]古籍数字化工作对保护我国文化遗产以及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完善的古籍数字化标准可以加强古籍数字化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有利于古籍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开发利用。[方法/过程]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从数字化生命周期视角出发,搭建了涵盖古籍数字化全过程的标准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对国内外古籍数字化现行标准及其构成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并结合我国古籍数字化实际需求与发展趋势,对我国未来的古籍数字化标准建设提出相应策略。[结果/结论]以国家文化数字化为战略背景、以古籍数字化生命周期为基准、以古籍数字资源开发利用为导向三个方面为我国古籍数字化标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本文以金融科技助力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发展为视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当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