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其特点在于创新,而激发创新潜能需要理性包容的人文精神。人文经济学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中介环节是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收入分配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要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继承和弘扬人文精神,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上,以“公天下”的共有理念引导先进优质劳动资料顺畅流通;在收入分配关系上,以“均贫富”的共享理念激发劳动主体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在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上,以“等贵娥”的共治理念促进新质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三方面综合起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凝聚起磅礴的人文力量。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消费经济》
摘要: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难以满足居民消费的转型升级要求,是制约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因素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新质生产力作用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在生产环节升级消费对象、在分配环节升级消费主体、在交换环节升级消费方式,促进消费提质增量。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为指导,以“斯密-杨格"定理为参照,提出了一个“技术一分工一消费一市场”分析框架,厘清了新质生产力赋能消费升级的内在机理。基于此,探讨新质生产力“四新”合力赋能消费升级的作用路径:新技术推动分工发展催生新产业,实现消费品增量提质、培育新质消费力;新产业创新消费场景构成新模式,打造首发经济、人文经济、绿色消费、“人工智能+”等新型消费:新模式扩大市场规模孕育新动能,引起新一轮生产力与消费力互动升级,长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着眼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聚焦于构建以科技创新为统领的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载体方能发挥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即是新型生产关系的制度化形式。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实践路径应从三个层面着手:在所有制层面,应建立信息、知识、数据等新质生产资料的共有共享机制;在分配方式层面,应健全市场化的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在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层面,应构建全程协同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摘要: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为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擘画了蓝图,具有重要意义。 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我们特邀相关领域专家撰写了一组文章,以飨学界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