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着眼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聚焦于构建以科技创新为统领的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载体方能发挥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即是新型生产关系的制度化形式。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实践路径应从三个层面着手:在所有制层面,应建立信息、知识、数据等新质生产资料的共有共享机制;在分配方式层面,应健全市场化的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在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层面,应构建全程协同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
[V1] | 2024-11-29 08:49:57 | PSSXiv:202411.02348V1 | 下载全文 |
1. 低碳转型背景下煤炭期货价格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动态相依性及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 2025-04-25 |
2. 功利主义视角下西方福利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流变 | 2025-04-25 |
3.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历史方位、内在要求与总体框架 | 2025-04-23 |
4.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 2025-04-23 |
5. 中国减污降碳协同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25-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