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机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农民收入来源。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1997一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且这种缩减作用在北京、上海最强,在江苏、天津、浙江次之,在广东最弱;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均显著,但在中部地区最强,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较弱;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在绿色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更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为进一步发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应持续加强服务创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引导绿色消费和生产,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共同富裕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 居民收入水平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22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 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有助于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共同富裕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基于2005-2022 年292 个地级市(未含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居民收入水平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可以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并缩减地区收入差距,这一结论在考虑交叠DID 偏误、替换被解释变量、替换解释变量后依然成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产生积极影响。在城镇化率高的地区与城镇化率低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均能缩减地区收入差距,但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化率低的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的促进作用小于其对城镇化率高的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的促进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周边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降低周边地区的地区收入差距。为进一步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网络覆盖的投资力度,给予企业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税收减免,加强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管,加大对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 绿色金融政策与绿色消费发展——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与合成控制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绿色消费是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金融政策有助于绿色创新,对推动绿色消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外生冲击,以2017年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5个省份为实验组,以未设立或较晚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其他25个省份为控制组,构建1998一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我国绿色消费发展;无论是在东部、中部地区,还是在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均有助于绿色消费发展,但相比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消费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大;绿色金融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绿色消费发展。为更好地促进绿色消费发展,各地应积极进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中部和西部地区要高度重视绿色金融政策的促进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和农牧户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着力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

  •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基于浙江省的经验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地位日益提升,在经济服务化背景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采用2005-2021年浙江省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浙江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浙江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进出口贸易等途径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但难以直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不但能缩小本地区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也能缩小临近地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难以促进本地区和临近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能是因为服务业容易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形成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加之浙江省服务业尚未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尚未有效实现。为更好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应培育城乡地区多层次市场主体,释放服务业空间溢出效应,缩小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协调区域异质性发展基础,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双向循环:加速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步推动城市化进程、坚持服务业双向开放,强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共同富裕效能。

  • 人力资本对服务消费水平的提升效应———基于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视角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人力资本积累是增加收入、推动消费升级、提升服务消费水平和缩小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的重要力量。本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人力资本对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的影响,并分析研发资本存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和中国城市创新力指数影响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提高服务消费水平和缩小服务消费差距提供政策设计依据。研究发现:第一,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提高服务消费水平和缩小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并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缩小效果最大且对其他区域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缩小的空间溢出效应最突出。第二,技术创新水平在人力资本对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的影响中具有间接机制作用,因而可以通过提高研发资本存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缩小差距。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服务消费差距,需要从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供需匹配能力、适度调节进口贸易占比、提升居民数字消费能力、提高研发资本存量占比等方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