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黑格尔反思概念的三重内涵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8-28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在黑格尔哲学中,反思概念至少具有三重内涵,然而人们却较少区分。一是本质论的反思,它是本质论诸范畴的运动方式,是绝对者在本质层次的自我认识,是《逻辑学》从过渡性范畴达到反思性范畴,进而达到自身发展范畴的重要环节。本质论的反思表明,思维停留于本质论诸范畴的有限性和相对性,就可能导致知性思维的反思。二是绝对思维的反思,它是哲学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是思想以思想为对象的纯粹思想,是思有同一的纯粹范畴的逻辑运动,是绝对精神在人的思维中所实现的世界整体的自我意识。三是事后思索的反思,它是关于绝对精神的客观化、对象化的具体形态的反思,又表现为对自然语言的反思,对经验科学的反思,对人类文明与时代精神的反思。事后思索的反思意在把握已经显露出来的较高级的思维关系,捕捉精神的实体性内容,从而以文明范畴的内涵逻辑塑造和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

  • 比较与转换: 再谈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笔谈下)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5-30 合作期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摘要:2004年3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开设“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专栏,在国内期刊界率先提出,要引导和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观念创新,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气质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经历二十年的栏目坚守与学界同仁的努力,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哲学,已经构成了中国哲学学者共同的思考背景和自觉追求。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也应随之进入新的理论境界,面对复杂而真实的世界历史,我们必须不断审视当代中国哲学的内涵、定位与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必须重新界定当代中国哲学与世界文明的关系,开启中西方哲学比较的全新视野;必须不断追问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范式转换。基于此,本期拟呼应开栏首期的笔谈文章,以“比较与转换”为题,邀请学界专家从哲学比较及其意义、哲学如何创造概念、西方哲学研究的视角转变等角度,在“接着讲”的意义上再谈“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

  • 创建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纪念高清海先生逝世20周年笔谈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摘要:[主持人语]2024年,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高清海先生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先生在追求真理、献身哲学的思想人生中,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哲学著述和哲学思想,而且为我们昭示了“为人为学,其道一也”的人生典范。志存高远的大气、真诚求索的正气、敢于创新的勇气,是先生的人生追求和思想写照,也是所有学人的繁荣学术之道。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崇敬先生的学界朋友们、在先生身边学习过的弟子们,聚集在先生执教的吉林大学,深情缅怀先生奋斗拼搏的人生,深入探索先生睿智通达的哲学思想,深切阐发先生理论著述的时代意义,这展现在纪念先生的“创造中华民族自已的哲学理论”学术研讨会的近百篇论文之中。《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组织此组笔谈,以弘扬先生的哲学思想和为人为学之道。先生的墓碑矗立于苍松翠柏之中,先生的思想存留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