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摘要:什么是自然?顾名思义自然就是自生自存自在的东西,是非人为天然生成的东西,是非外力干预原本初始自为的东西。简单说,自然是指非外力干预的自存物。文明则正好相反,文明是人类的自然经验,是人类认知自然并主观有意创造的东西,是人类在认知、修为、德行方面的良性文化。简单说,文明是人类主观认知自然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自然具有客观性,文明具有主观性,两者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在人类认知自然改变自我的蜕变发展过程中,很多人类文明的科技物都直接或间接的破坏了自然环境,这导致生态失衡、灾害频发、人类生存出现危机。这是文明与自然的激烈冲撞和冲突。这种冲撞和冲突的结果是自然战胜了人类文明。因为,人类在大自然诸多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威镊下,已经不敢再战天斗地征服自然了,而是向自然妥协求和,小心地收敛自己的无畏行为,真心地想要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趋利避害利用各种事物之间生克关系来促使生态恢复平衡,以求人类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这已成为现今极为重要的战略部署和发展要务。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摘要:什么是生产力?什么又是新质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的生产和劳动能力。而具有生产和劳动能力的人就是生产者。生产力是依附于生产者的从属物,也是构成生产者的主要要素。从古至今,生产力的高低与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科学技术先进,人的生产能力就高,科学技术落后,人的生产能力就低就弱。生产力的高低是由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否来决定的。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制造出能代替人类劳动的机器人,这时候,人的生产力就从自身转移到了机器人身上。这种高智能机器人在“劳动”中能产生一种新型强大的生产能力。这种新型高质量科技生产力就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脱离了人的从属于机器人的高科技生产力,它不再依附于人的躯体,而只依赖于人的意识操控。这种情况就使众多体力劳动者,也就是那些不会操控先进机器和机器人的人慢慢丧失生产和劳动能力。而丧失生产和劳动能力就等于丧失了生存能力。这对人类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也是自我毁灭的前奏和早期阶段。因为人成也科技败也科技。在新质生产力大面积出现之前,人们应该反思自己的科技行为。反思新质生产力与人的生产力既不能冲突又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问题,以使人们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路途中能健康持久发展。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摘要:传统和现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指的都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传统指过去的社会发展形态,现代指现时代的社会发展形态。这两种社会形态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是重合叠加在一起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两者绝不会割裂开,割开了传统与现代就等于抹去了过去。没有过去只有现代化的国家就是没有了民族特色、民族精神和民族根基的国家。所以,无论外部文化对本国文化冲击有多大,始终保持本民族特色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是一个大国屹立不倒的根本。近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被美西方文化冲击侵蚀改变之巨大,这有好的一面,当然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表现为中国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和整体国力的大幅提升。不好的一面表现为人口下滑、贫富差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失调、环境污染、和平发展受阻等诸多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如何构建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新形态,这标志着中国能否抵御外敌威胁,稳步发展本国经济,使民众都过上无忧富足的生活,真正实现民族复兴,给世界各国树立一个强大繁荣的东方大国形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科技化、人性化、道德化、法制化、传统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新形态五化要求,让我们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新形态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