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2015年以来世界粮食不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威胁着全球越来越多人的生命安全和生计安全,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在此背景下,很多国家认识到贸易开放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加以利用,越来越多国家依靠国际贸易来确保粮食安全。基于国家层面粮食安全四个支柱(供给、获取、稳定和利用),根据2001一2020年93个样本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构建作为基准模型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估计贸易开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验证贸易开放和粮食安全之间是否存在U型(或倒U型)相关关系,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和粮食安全四个支柱之间均存在着U型相关关系,即贸易开放在早期阶段对粮食安全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当跨越特定门槛值之后,粮食安全状况会趋于改善;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不存在显著差异。一国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开放特别是贸易政策改革持续融入国际市场,最终会有利于该国粮食安全状况改善;但考虑到其他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贸易开放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和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与供应链的脆弱性及不稳定性,确保合理的粮食自给率和促进粮食系统转型对于各国实现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采用G-L指数、BI指数、MIIT指数和VIIT指数,测算了2000-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并实证分析了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上较低,但双方半数类别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量主要源自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的作用也在加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的主要源泉,其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明显增强;中国与沿线各地区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与东南亚、南亚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与西亚及埃及、中亚及蒙古、中东欧及西欧则一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相对经济规模、贸易距离、产品差异度、市场对外开放度、外商投资、贸易不均衡、收入不平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均显著影响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