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数字经济视阔下,大众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时常发生,对国家安全和公民个人权益构成影响,理应予以重视。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筛选了102份涉及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纠纷的民事判决书,并对其中的抗辩理由与裁判结果进行数据化分析。其中,抗辩理由主要涉及电子协议的知情同意原则、不存在侵权事实以及未造成实际损害三种情况;而在裁判结果方面,补救措施视角下的赔偿损失概率相对较小且金额较低,隐私协议视角下的胜诉率和获赔率存在不合理差距。肇因于此,文章结合具体案件,深入剖析了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案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包括“知情同意”原则在实际应用中趋于形式化和概念化,使得其落实困难;同时,针对个人信息泄露后的责任追究,面临责任主体不明确以及追责结果不明确的困境;此外,固于风险预防意识相对薄弱,尚未建立健全有效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来遏制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乱象的选生。为了针对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引发的问题进行有效治理,首先应聚焦于打破App“知情同意”原则的实践壁垒,具体包括充分告知用户收集内容、构建用户信息退出机制、配套恰当的信息收集同意类型等措施;其次,构建“收集责任制”以明确责任主体,并逐步推动公益诉讼的应用以解决追责难的桔;最后,在公益诉讼程序中完善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强化风险预防与侵权警示。如此,有助于协调好数字经济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的交互价值,对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数字中国具有深刻意义。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推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对城市的绿色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提供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中国278个城市在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宽带中国”战略对城市绿色创新的直接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对试点城市的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均有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增强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信息化水平影响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城市类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各类型试点城市的绿色创新数量均有促进作用,但是仅对东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创新质量有显著提升;城市产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产业、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创新发展起到了“数质齐升”的效果,有助于城市向绿色创新发展方向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绿色创新上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偏好,从而限制了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