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农业绿色发展 的定位和政策建议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压力较大、要素减量增效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潜力仍需释放、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型、相关制度规范亟待健全等重点问题,在思路上,统筹考虑供给安全和减排效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要素减量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低碳科技供给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区域协同、加速形成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举措,从要素、产业、制度层面综合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参与机制、困境及对策——来自贵州省剑河县调研的证据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3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商业模式,是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的新动能,特别是对脱贫人口较多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重的地区,有效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电商经营过程中联农带农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产品电商的机制原因、痛点难点及政策需求,采用案例分析法,对贵州省剑河县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访谈。研究表明,一是在参与电商的影响因素中,企业家精神、互联网经验积累、社会关系网络、特色产业基础、网络和物流设施建设、市场需求变化及政府政策扶持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电商的重要因素;二是在农产品电商的作用机制上,通过拓展销售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经营收入、提高社会声誉,使农产品电商成为惠及脱贫地区的有效手段;三是农产品电商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难题,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如专业技术不足、资金积累薄弱、人才资源稀缺等个性问题,以及质量安全认证费用高、产品销售渠道窄、基础设施条件差、带动小农户难等共性问题,做好产品认证、促进产销衔接、优化营商环境是其迫切需求。为促进电商在农村的发展,应强化政策保障,优化服务体系;遵循经济规律,促进科学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生产托管。

  • 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04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反映农业生产中水利用和粮食产出的相对变化,关系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粮食生产水足迹作为水资源投入指标,采用超效率 SBM 模型对中国全要素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进行科学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2019年31省份粮食生产水足迹平均增长 4.5%,其中玉米、水稻生产水足迹呈上升态势,增幅主要来自中部地区;②区域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呈东、西、中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西南地区与南部沿海较高,西北地区和黄河流域较低,省域水资源利用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向“高耗水—低效率”和“低耗水—高效率”水平跃迁的态势;③节水技术、水土匹配度、城镇化水平和化肥价格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负,这些因素的区域异质性是造成用水效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④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可通过技术溢出、要素流动、生产集聚和价格传导产生空间相互关联和溢出。据此,提出深挖用水效率提升潜力,充分发挥区域互馈效应,实现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协同提升的政策启示。

  • 健全粮食安全利益保障体系的机制设计与政策建议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发挥经济激励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至关重要。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我国基本建立起多维立体的涉粮激励政策体系,形成了稳定粮农收入、优化营商环境、调动产区积极性和保障消费者可得性的政策框架,但仍存在种粮农民利润空间压缩,粮油加工业后劲潜力不足,粮食主产区高产穷县等问题。针对粮食安全利益保障水平较低背后成因,探索构建以实现“产得出、运得到、买得起”为目标、协调粮食产业链利益相关主体关系、充分释放经济效益在保障粮食安全中作用的机制,并提出健全粮食安全利益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一是优化补贴政策,强化政策保本功能;二是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经营增效;三是协调产业链主体关系;四是逐步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五是健全应急储备及市场调节机制

  • 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 保障“藏粮于地”战略定位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水在粮食作物生长中既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又关系到粮食生产投入、产出乃至粮食安全,近年来,水关联的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得到各界高度关注。本研究侧重于分析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难题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水资源利用对策。主要研究结论是,粮食生产因“水”面临的多重风险,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禀赋存在着时空不匹配、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不高、灌溉水压力对粮食生产产生冲击。因此构建粮食生产节水利用机制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粮食生产节水利用上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水资源有效利用保障“藏粮于地”的对策框架,包括强化农田水利建设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推广节水利用保障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