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分析国际交流合作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后,结合当前研究基础,以引领性、系统性、多维性、可操作性为原则,构建了涵盖国际人才培养、国际师资队伍建设、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国际声誉影响提升等四个方面的高校二级学院国际交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充分科学评价高校二级学院开展的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提高了二级学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2-03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扩内需、促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高效循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途径。作为人际互动与社会关系构建的关键场所,社区居民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不仅能强化居民之间的相互依赖,也能使居民消费行为产生同群效应。社区同群效应的信息传递与知识溢出,在促进居民网络消费扩容提质的同时,可以通过增加网络消费信贷、提升消费等级和降低居民依赖心理,使得低于参考点的居民受到激励,实现网络消费的扩容提质,这一点在男性和银发群体以及处于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居民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社区同群效应对居民网络消费所产生的这种积极作用,为建立社区交流机制、设计符合居民需求特点的网络消费信贷体系、树立理性消费观和构建能释放内需动力的消费机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也丰富了居民消费领域的研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31
摘要:促进乡村人才回流、破解乡村人才短板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要点,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难题。当前,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才回流潮”正在中国乡村涌现,但学界对此议题仍关注不足。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回流精英在激活乡村产业升级新路径、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促进“经验+创新”融合治理模式建立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仍存在理念融合与实践落地价值观念的深层差异和磨合困境、资源整合与精准投放出现偏差或浪费、与本土村民协作共生进程中存在利益分配机制的缺失与失衡、巩固与拓展治理成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等严峻挑战。基于此,提出建立多元参与的乡村治理决策机制、开展跨区域的资源协同合作、完善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营造乡村人才发展软环境、依托回流精英参与推动乡村教育融合等方式优化回流精英参与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性提升路径。本文探讨回流精英的理论内涵、梳理回流精英参与对乡村治理有效性影响的主要进展和现实挑战,可为顶层擘画乡村治理有效、设计能持续驱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村干部作为乡村治理基层建设的重要推动主体,其职务行为不仅是保证乡村有效治理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多重理论基础,划分出“利村”与“利己”这两种村干部角色类型以及“利村不利己”“利村又利己”与“利己不利村”三种村干部职务行为倾向,探讨村干部角色对于其职务行为倾向影响,并运用案例分析方法验证村干部职务行为倾向对乡村治理结果产生的异质性。同时在对“利己不利村”这一职务行为倾向进行深入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其典型行为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在村干部行使职务的过程中,本应扮演“利村”角色代表政府与村民来维护双方切实利益的村干部,由于个人精致利己主义的心理选择和行为动机,他们往往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导致其“利己不利村”的职务行为倾向。由此提出规范村干部职务行为倾向的两点对策:一方面,加强村干部同级监督力度,完善政府行为监督机制,打造上下协同的双重监督体系;另一方面,完善对村干部的惩戒和激励机制,畅通晋升通道,形成“宽严相济”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