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共富”:“共同富裕”的内涵要义与实践遵循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城乡共享”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实现的重要条件,“城乡共富”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要义,两者构成了“共同富裕”实现的理论基础。我国在“共同富裕”内蕴逻辑的主导下,沿着“城乡二元-城乡协调-城乡融合”逻辑遵循,建构了“以农促工-工农互促-城乡共富”的“共同富裕”战略,推动“城乡共富”程度递进发展,但在经济基础、消费服务、现代化设施、公共福利等领域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城乡相对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塑造农村“富裕”的内驱能力;以“城乡融合”为向度,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催生农村“富裕”的外部动力,推动“城乡共富”迈向更高台阶,扎实推进,实现“共同富裕”。

  •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研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

    摘要: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百年探索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从演进历程看,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经历了萌发、形成、深化与飞跃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而最终成为完整的思想体系。从价值层面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思想指导、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科学谋划、为推进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主要世界贡献。与此同时,这一重大的真理性思想所赋予的不容轻视的经验启示有: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依托,中国人民始终是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积极贡献者与重要推进力量。

  • “一带一路”国家设施联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影响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以基础设施为内容的“硬联通”是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也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主要领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从“走出去”向“走上去”转型的关键时期,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需要锚定方向。基于“一带一路"3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时变随机前沿模型与马尔科夫链,分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异质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提高及潜力拓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国家的通信、能源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提升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而交通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提升暂未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均值逐年攀升,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攀升趋势更为明显;但效率值较低,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且各国间的差距在扩大,存在马太效应;现阶段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潜力表现为开拓型与巨大型,存在长期增长空间。因此,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设施联通建设方面的合作,引导中国企业向“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薄弱的国家进行投资,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运转规模与效率,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惠共赢。

  • 中国货币政策对周边发达国家的溢出效应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的货币政策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外溢性,特别是对于周边发达国家,文章基于P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货币供应量两个传导渠道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对周边发达国家产出水平、物价水平和汇率均存在溢出效应,通过不同渠道对周边国家经济产出及价格水平产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大多情况下,与价值型货币政策相比,数量型货币政策带来的不良影响更为显著。未来,中国应持续推进货币制度改革,合理选择“双赢”的货币政策手段,在达成国内货币政策目标的同时,并对周边先进国家的经济产生正面效应,进而推动双方共同向前发展。

  • 中国与中亚合作对能源价格的影响研究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与拓展的背景下,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中国与中亚各国在能源领域达成了重要合作。本文以上海能源交易中心期货铜(BC)从2023年1月到7月的期货价格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峰会后中国与中亚各国能源领域合作对能源价格的影响,并用稳健性检验证明了结果的可靠性。本文研究发现,一系列能源合作协定与能源合作平台的建立,可以促进双边贸易量进一步扩大,有色金属铜的期货价格在会议召开后显著降低;中亚五国对我国能源贸易的影响比较重要。基于此,中国应加大与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深度,共同建立能源交流机制。

  • 中国与巴西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路径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新金融》

    摘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本文通过研究中国证券和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运行机制和优势经验,从中国与巴西人民币国际化、经贸合作等视角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两国社会环境、金融体制等差异,认为中国与巴西具备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基础条件,建议采用两国金融基础设施跨境联通的方式实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在交易通、结算通、政策通三方面,提出开设夜盘交易、推进存托凭证(DR) 发行、中央对手方跨境净额交收、加强监管协同、落实资金闭环管理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