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本文基于2011—2021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有效市场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优化在不同市场化程度中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优化会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维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有效市场在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对西部省份效果显著;(3)有效市场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中存在门限效应,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存在边际影响递减的现象。研究意义: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间段,进一步理解了市场化程度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驻村帮扶是国家推进脱贫攻坚战略有效落地的重要机制,并延续到乡村振兴时期。帮扶实践中的干部与农民互动实质上体现为干部动员和农民参与,而动员与参与的协调、匹配程度对帮扶绩效和乡村治理效果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构建“动员−参与”协同性与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关联性分析框架,以辽宁省3个村庄为例,对帮扶实践中驻村干部与农民的关系互动及其内在逻辑进行研究,进而为驻村帮扶机制的有效运作提供智力支持。研究表明:(1)驻村干部的回应性动员与农民的治理性参与共同形成高协同性的积极互动;驻村干部的行政性动员与农民的维权性参与则形成互动缺失下的冲突状况;驻村干部的回应性动员下农民仍然不参与,主要是能力不足导致;驻村干部的行政性动员下农民不参与则主要是缺乏参与意愿。(2)驻村干部动员的回应性与农民参与的治理性产生关联,并共同影响“动员−参与”协同性;“动员−参与”协同性对关系互动有效性产生正向影响,并共同促进乡村治理的有效性。(3)从消极互动到积极互动的核心转化机制在于提高驻村干部动员的回应性,进而促进农民的治理性参与,激活村庄内生资源禀赋,最终达致高度协同、积极互动、治理有效的理想状态。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10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柔性嵌入是驻村干部通过沟通、对话、协商参与乡村治理的管理实践。柔性嵌入式治理并非单纯的行政制度吸纳与整合,而是包括文化嵌入、认知嵌入、关系嵌入在内的多维柔性嵌入的互动与治理的过程。从辽宁省X县的治理实践来看,驻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仍受根深蒂固的刚性治理思维、运转不畅的民主协商机制、薄弱的乡村社会资本、匮乏的村庄公共精神等现实因素掣肘。需要从转变刚性治理观念、运用情感治理技术、完善基层协商机制、挖掘乡村内生资源、培育村庄公共精神等层面进一步激活柔性嵌入机制,持续提升驻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效能。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围绕驻村干部与村民参与的差异互动类型,建构“回应-参与”关联分析框架。通过对中部三省典型村庄进行由野调查发现:“回应-参与”互动模式取决于驻村干部作为纵向行政系统代理的“反馈效应”和村民在横向村庄维度得到回应的“反弹效应”。纵向维度的“反馈效应”要求驻村干部及时、有效地回应村民的诉求,并借此形塑责任政府;横向维度的“反弹效应”与便捷性、认可性相关,并由此催生责任公民。两大效应作用下的干群互动模式可划分为积极治理型、消极被动型和无效规避型。村民基于驻村干部的回应而推动乡村振兴,并表现出“回应吸纳参与”的运行逻辑,其本质是行政对社会的吸纳,生成诱因与压力情境、组织特征相关,同时受到共享发展机制的决定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