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质量就业导向下高校精准思政全过程应用场景构建研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21

    摘要: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发展与职业幸福,更与高校的综合竞争力及长远发展紧密相连,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时代使命。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影响了高校就业教育的实际效果。高校应构建不同阶段的精准思政应用场景,入学教育阶段,建设职业规划与思政引导的融合基础,在校阶段,加强综合实践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就业准备阶段,提供精准指导与心理调适服务,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职场,学生毕业后,通过跟踪服务与校友思政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教育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同行评议状态: 评论中 评论中 评论中
  • 两代教育对农村老年人抑郁的影响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文章基于“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2001~2018年的7期专项追踪数据,采用个体增长模型及广义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两代教育对农村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第一,老年人教育和子女教育均显著降低农村老年人的抑郁程度,且子女最高受教育年限部分解释了老年人教育对其抑郁程度的影响。第二,两代教育对农村老年人抑郁程度的影响具有年龄组差异,即农村老年人教育仅降低低龄组老年人的抑郁程度,在纳入子女教育变量后,农村老年人获得经济支持仅显著降低中低龄组老年人的抑郁程度,农村老年人获得情感支持显著降低全年龄组老年人的抑郁程度。第三,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是两代教育影响农村老年人抑郁程度的内在根源,老年人教育会影响子女教育,进而引起子女向上代际支持的变化,最终影响农村老年人的抑郁程度,且子女代际支持与子女数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关注农村教育滞后性问题,重视农村子女成才教育,教育资源适当向弱势家庭倾斜,保障农村子女高等教育的可达性。第二,针对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增加中低龄组老年人获得经济支持和全年龄组老年人获得情感支持的来源。第三,重视家庭养老功能,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子女提供代际支持,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子女给予父母经济支持,提供购房或租房优惠政策鼓励子女与父母同住,进而提高代际间的情感支持。

  • 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否提振农村居民消费? ——基于支农再贷款的实证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提振农村居民消费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又是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重要支撑。从支农再贷款的视角,采用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研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发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农再贷款余额每增加1%,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增加1.4%。机制分析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需求侧缓解信贷约束和供给侧改善消费环境两个方面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异质性分析显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庭资产低、受教育程度低、有社会保障的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效果更好。进一步分析发现,支农再贷款工具可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差距,有利于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