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5-06
摘要: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扩大有效需求,既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还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市场机制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水平的评价标准。从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分析,“放得活”体现在完善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管得住”体现在完善市场秩序和社会信用。放活和管住市场不仅要求在制度层面的改革,还要求市场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放得活”和“管得住”市场提供现代技术手段和平台。通过市场文化建设提高市场文明程度,则能弥补制度层面的不足,降低放活和管住市场的成本。制度、技术和文化多层面形成合力协同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新质生产力涉及包括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内的各种劳动者质态跃升。战略科学家和科技企业家分别是科技创新链和产业创新链的链主。依托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其基础是教育。教育与技术“赛跑”,既要促进科技创新人员知识更新,也要克服新科技鸿沟,强化对于简单劳动的技能培训,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大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创新人才发展体制,不仅要激励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企业家,还要激励各类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家,从收入分配方面强化对于创新人才激励,形成地区间的人才良性竞争,进一步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础。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14 合作期刊: 《学术月刊》
摘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重要特征。新质生产力概念及其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作为原创性、标识性的经济学理论,可以在系统化、学理化的基础上,以之作为切入点来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新质生产力有严格的质的规定性,一是需要从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生产力要素的新质态来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二是从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数字生产力、产业竞争力等新动能角度来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作用。虽然新质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不能泛化,但发展新质生产力外延具有广泛性,包括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所要构建的新型生产关系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调整,二是为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的生产关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