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合作期刊: 《东吴学术》
摘要:散文能否虚构是一个长期有争议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对“虚构”做出自己的解释。其实,“虚构”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绝对意义上的“写实”是并不存在的。当人们叙说一件事时,有时是在有意识地进行虚构;有时则是有意无意间的虚构、是似有意似无意的虚构;有时则是无意识、下意识的虚构。至于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创作,一直存在明显的虚构现象。《史记》作为“大散文”,毫无疑问有许多虚构之处;千古绝唱《桃花源记》,当然是陶渊明想象虚构的产物;写下了《岳阳楼记》的范仲淹,根本没有到过岳阳楼。但是,比起小说、戏剧等以虚构为基本特征的文体,散文的虚构是微小的,是枝节性的,是辅助性的。所以,可以把散文称作“微虚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