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2-08
摘要:1933年发生于上海报界的《庄子》与《文选》之争,虽广受关注,但论者集中于施蛰存与鲁迅对于传统的认知差别,却舍近求远。实则,鲁迅起初对“复古”的讽刺仅是老调重弹,但“小题大做”招致施蛰存揶揄后,二人笔战渐由学理讨论升级至个人恩怨。为不致落于下风,鲁迅运用策略将本无此意的施蛰存代换为“旧文学”“旧道德”的代表。在《申报·自由谈》编者的“倾向”下,新加入的作家们针对此“欲加之罪”大肆批评施氏,共同造成了对施蛰存的“围攻”。此个案提示着此前对近代报刊中“公共空间”的理解仍有反思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