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摘要:文化遗产数字化与数字艺术在数字人文的“大帐篷”下快速发展,日益呈现“1+1>2”的融合发展优势。其做法是,通过利用已积累和建设完成的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进行深度内容挖掘与开发,结合当代艺术创作理念与手段,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艺术内容,再通过数字多媒体对象的组装、链接和传播,搭建交互化、沉浸式的数字艺术展览,既打造多样化的数字艺术场景,又实现文化遗产数字化活化利用与传播。以文化遗产为内容基座的数字艺术展览,在内容创作、展览方式与合作机制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分类: 地理学 >> 地理信息科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12-19 合作期刊: 《数字人文研究》
摘要: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国最大的文化遗产集成空间,传统村落本身及其文化的时空分布是中国历史与当代文化空间分布的重要底图。当前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多为个案研究,尚未有关于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分布的总览性研究。文章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中国传统村落及其作为一种文化空间的分布全景、影响因素以及兴建历史的时空分布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大规模收集和整理传统村落的空间数据与文化遗产数据,构建了一个以空间特征为核心的大数据集,通过时间、经济和文化遗产等多维度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国家传统文化格局的紧密联系。研究结果显示,历史信息的延续性、经济因素以及地理因素是决定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因素与地理因素中的民族因素,相互交叉作用,对当代中国传统村落的分布格局产生了复杂影响,且塑造了中国传统村落鲜明的“群落”特征。此外,中国传统村落与国家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呈现上紧密关联,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大部分文化遗产的聚集分布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传统村落中大量文化遗产需要挖掘性保护,凸显了传统村落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基于地理信息开展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时空远景窥探,以期为中国传统村落的全貌性、完整性留存,以及中国传统村落中文化遗产的挖掘性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05-17 合作期刊: 《数字人文研究》
摘要:文章将以支撑中国研究为目的、可在互联网上公开访问的数据库、数据集、知识库、语料库及相应工具、平台建设的相关实践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以全面构建中国自主的数字人文“学术体系”所需的体系化理论范式为目标参照,利用内容分析法从不同维度对实践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内容编码和统计分析,利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辅以网络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总结提炼基于实践项目所产生的理论范式构建和方法技术应用创新,利用比较研究法将中国数字人文实践置于全球数字人文发展的视野下,深入考察中国数字人文实践的现状和特点,探测热点与重点,分析痛点、难点和差距,评估方向和趋势。并尝试“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系统性地总结现有的实践经验出发,考察中国自主的数字人文“学术体系”的理论范式创建和方法技术创新现状,为探索数字人文领域“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之道提供参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档案学通讯》
摘要:探讨政策计量方法在档案政策法规研究中的价值与应用,旨在革新构建档案政策法规分析体系,助推档案事业发展。通过文献分析与政策计量实例,可发现政策计量方法的价值在提升分析深度、丰富分析成果、扩展研究视野等方面。继而探讨政策计量应用于档案政策法规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档案政策法规主题词词典的构建、档案政策法规的数据标注、分析方案的设定等,并以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政策法规计量分析作为样例呈现。最后,由建设档案政策法规库、动态优化档案政策法规计量分析机制、开发档案政策法规知识服务平台等,展望助推档案事业发展的档案政策法规分析体系的建构。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22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数据要素化是我国数智转型和数字中国建设的焦点内容。在此背景下强调积极对 接融入数据战略的档案事业也迎来更多的转型升级挑战与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档案学科的 理论与方法扩充提供了丰富场景。档案与数据要素化是怎样的关系、数据要素化是否以及如何对 档案领域产生影响、数据要素化导向下的档案事业和档案理论方法如何加以适应、面向数据要素 化档案实践的可能的创新空间与发展路径是什么、档案学科应当如何积极应对数据要素化带来的 机遇和挑战等问题越发凸显。对谈成果并非标准答案,而是在于一方面发现这一主题的关注点以 及对有关概念的差异化认知,另一方面明确这些问题可能的切入点,由此对接数据要素化,从而帮 助建构档案领域中更加严谨和系统的研究框架。 (周文泓,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