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老子》“宠辱若惊”章新解基于简帛古本《老子》的讨论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宠辱若惊”章是人们讨论《老子》的焦点之一。郭店本“宠辱若缀”的“”字,应释为“替”,读作“樱”,而不应读作“荣”,其义为扰动、惊扰。对于此句,本文联系其他简帛本,从文字、句法、词源、文义四个方面作了分析和论证。“何谓宠辱”以下数句是为了说明老子对世俗宠辱所采取的态度。世人贵宠而厌辱,而老子则等同视之,甚至以宠为下。“宠辱若惊”与“贵大患若身”是两个贯通、递进的命题,人“贵大患”便是由惧辱而来的对生命本真的樱扰。“无身”与“贵身”本质上并无区别,只是其理解“身”的角度不同,“无身”是实现“贵身”的手段与工夫。“无身”的“身”,专指不合于道之“身”,这是《老子》的特殊用法。“无身”并不是对个体生命之“身”的消解,而是对受到外在宠辱的樱扰、不合于道之“身”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