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发布时间: 2025-03-07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千万工程”的核心机制在于推动生态共富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其实践充分证明了生态化路径在 实现共同富裕中的关键作用。在政策演进与实践深化过程中,“千万工程”经历了环境整治、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 护深化及高质量发展等四个阶段,以生态空间正义为价值导向,通过推动多元业态融合、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加 强制度保障,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激活了乡村生态空间资源,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重提升和协调发展。 在实践策略上,“千万工程”采用了社会化生态农业模式以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以良好生态为基础推动精神 文明的共同富裕以实现乡村有效共治,以“就地现代化”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镇化新模式,并有效地嵌 入新质生产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基础建设。在政策层面,借鉴“千万工程”的经验需要构建耐心资本投 入机制、优化生态资源资本管理、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并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共富,以此进一步推动经济 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确保全民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