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共管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首批数字乡村试点案例,采用扎根理论和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数字乡村治理绩效生成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结果表明:数字乡村治理绩效受到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制度建设、数字资源投入、数字多维应用和多元主体参与等多重因素影响,任何单一条件变量均不构成治理绩效生成的必要条件;存在制度建设引领下的“制度主导型”、数字产业支持下的“应用赋能型”和制度-应用兼顾的“全面驱动型”等3条高绩效生成路径;“制度引领”“产业发展”“多维应用”作为核心条件,在绩效生成中发挥着更普适的作用,而边缘条件“资源投入”和“多元参与”的提高则无法充分转化为治理绩效。据此,建议加强数字乡村配套制度建设,引导数字资源精准有效投入,鼓励数字技术在乡村场域的创新应用,因地制宜探索与地方条件最契合的发展路径。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是建设数字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抓手,厘清数字乡村建设的动力来源是有效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要义。从当前实践来看,我国正处于外源型模式的数字乡村建设初级阶段,具有短期内提升乡村数字化水平的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可持续困境。随着乡村振兴制度设计的不断优化和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数字技术普惠效应的充分释放,内生式发展逐渐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创新方案。有别于“外源型输送”的发展模式,“内生式发展”模式更注重内生力量的激发,但同时“内生式发展”模式存在着“动力黑箱”的梗阻。未来要可持续地建设数字乡村,应该发挥外源和内生模式的联动作用,从筑牢乡村的硬件基础、培育数字乡村共同体、优化制度设计理念以及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打造外源与内生耦合的建设图景,为实现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案。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复合治理是适应了中国国情和治理场景的治理理论。对社区复合治理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并从“结构-过程”的理论视角出发论述政府、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等作为治理主体在社区治理中应有的角色定位,结合南京市社区治理实践,分析当前社区治理创新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制约,从价值引领、技术支撑以及行动复合三方面出发助力社区复合治理体系的创新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