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达成的《昆明一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及相关文件,将通过“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等约束性目标,对全球各主体经济发展中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一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中应遵循:不可超越生态系统承载力和最低安全标准、重要生态功能区永久禁止开发、生态破坏有效修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防范生态风险、生态友好型生产消费等准则;各关联主体之间则应遵循:分担共同而有区别责任、防范“公有地悲剧”和负外部性等公平准则,并在现实发展中探索落实这些准则的有效机制。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演进主要表现为,在前后历史阶段转型过程中,传统的第一生产要素地位被新一代第一生产要素所取代。 即“新质生产力”系指由新的第一生产要素配置其他要素而形成的先进生产力。 从当今社会发展转型阶段来看,“新质生产力”则是“颠覆性技术创新”替代资本驱动增长的先进生产力,其中数字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是其产业载体的主要特征。 是故,当今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应从扩张新质生产要素、提高新质生产要素效率、优化配置新质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等方面寻求其增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