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2-17 合作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
摘要:理解和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是大多数社会互动的基石, 也是人机互动与社交机器人设计的重要指标。 人类与机器人如何在社会交往中将思想、 信念和情感彼此归因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新的热点。 心灵感知维度理论将人类互动对象的心灵归因区分为自主性能力维度和经验能力维度, 当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自主性能力维度出发将心灵归属于机器人, 而忽视如何从经验能力维度实现机器人的心灵归因。 对此, 发展心理学家斯特恩提出的活力形态概念及其一系列神经科学证据有助于研究者重新理解上述问题。 赋予人工智能以活力, 将有助于发现那些可能引起人类将心灵归属于机器人的经验特征, 从而丰富 “与人相似”的社交机器人的个性化研发。
分类: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4-24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彻底的模拟论认为人们无需心理知识就可认知他心,并且人们是通过彻底模拟获得心理概念的。但是,如果没有心理知识,彻底模拟并不能充分认知他人心理状态,也难以说明心理概念如何获得。由此,有必要基于经典模拟论的思想,并吸收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学思想,对他心认知机制做出重构。本文重新阐释了心理命题模块,对心理概念和非心理概念的获得做出相应解释,并论证镜像神经元的科学证据不支持彻底模拟论。在基础上,修正后的读心模型比彻底模拟论和传统理论观具有更强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