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2-28
摘要:党的自我革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党将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系统把握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哲学观,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辩证否定观、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个维度加以阐释。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关系阐述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动力源泉;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完整环节论述党坚持自我革命的理论依据;从实践观和认识论角度揭示党坚持自我革命的科学方法;从人民至上、实事求是以及社会发展规律中挖掘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基本原则。新征程上,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从中汲取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的智慧与力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2-25
摘要:新时代绿色发展是价值取向与科学认识二重维度的有机统一。通过对绿色发展基本内涵、核心要义以及时代价值的系统阐述,可以发现,在科学认识上,绿色发展体现了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阐述了全新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并诠释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绿色发展是创新驱动、更高层次、和谐向上、高质量民生和可持续的发展。在价值取向上,绿色发展确定了生产生活的基本价值目标,将绿色发展定位于个人,揭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特质。在对绿色发展二重维度的反思表明:在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应关注时代和实践特征,从分析具体现实问题入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应以深化价值取向、探究价值取向与科学认识的关系为主要切入点,进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8-15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家国一体、舍生取义和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品质,这些都是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从理论渊源之维看,中国共产党家国情怀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国情怀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思想精华。从精髓要义之维看,中国共产党家国情怀蕴藏“民族复兴”的圆梦情怀、“造福人民”的初心情怀、“实干兴邦”的奋斗情怀、“以身许国”的无我情怀和“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从价值意蕴之维看,中国共产党家国情怀具有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增强民族复兴的凝聚力、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鲜明底色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价值。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7-26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批判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唯心主义思想,在基础上转向对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的研究,进而在从“抽象的人”思想向全面阐述“现实的个人”思想。并对“现实的个人”进行五个基本内涵阐释,包括“现实的个人”是自然存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存在、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存在于社会关系中、处于发展变化的人。当前对“现实的个人”思想的研究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导向。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在数字治理中,基于群体内部的技术接受与民意回应是衡量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准。从现实处境来看,数字乡村建设面临技术供需失衡、场域信息落差、人群分层游离与干部工具依赖等突出问题。欲使乡村治理更为简约与干练,必须摆脱数字的全能化倾向,充分认识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对不同人群带来的催化与反应,把控技术渗透的力度与边界,避免技术悬浮于村庄之上。具体而言,要强化精准性技术供给,在技术接受中契合空心化村庄的治理场域,注重社会回应中边缘人群的主体性建构,厘清技术工具的边界属性,推动数字乡村治理回归常态化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