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3-31 合作期刊: 《广东社会科学》
摘要:大历史观就是将历史置于纵深历史长河和广阔历史空间进行评价的方法,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大历史观的概念,但其评价历史的方法中蕴含着大历史观的精髓。邓小平大历史观的生成,有其历史基础、哲学基础、时代条件和主体条件。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评价,诠释了基于大历史观评价历史的方法。邓小平的大历史观是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民族立场与世界情怀、历史与现在未来的有机统一,蕴含历史评价的辩证法。基于大历史观,邓小平确立了评价历史的正确方法,得出了系列重要结论,并促进了历史自信的生成。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3-31
摘要: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创造或拥有的文化所具有的信心和信念,是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原创性的内容,既诠释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的内涵与特点,又阐明了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和方法。就其特点而言,实现了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文明自信的统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统一,历史、现在与未来的统一,民族立场、世界眼光与人类关切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四维统一,诠释了文化自信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引。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08-09 合作期刊: 《文化软实力》
摘要: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和独特创造,是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文化主体性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形成的依托、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国家认同、巩固政党执政地位、开展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基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党的文化领导权,尊重人民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巩固文化主体性。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供应商断供事件频发,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从外部利益相关者债权人的视角,收集整理2008一2021年沪深A股804家上市公司2825个年度供应商稳定性数据,实证检验供应商稳定性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供应商稳定性能够显著降低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表明外部债权人更看好供应商关系稳定的公司。调节机制分析表明,较高的供应商集中度会削弱供应商稳定性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在采用替换变量、更换回归模型、赫克曼两步法、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从作用机制上看,供应商稳定性通过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大规模公司、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较强及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司样本中,供应商稳定性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更显著。为更有效降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公司应重视供应商的管理和维护,保持稳定的供应商关系,提高供应链效率;为充分发挥供应商稳定性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应将供应商集中度控制在合理水平;应实施差异化供应商管理策略,大规模公司、行业市场竞争较强及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司要高度重视供应商稳定性的促进作用,着力完善供应商关系管理,促使公司确定更合理的供应商稳定性水平。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10 合作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破立”方法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制度建设的重要方法。从制度规范、整合、激励、教化功能看,中国共产党在制度建设中运用“破立”方法,有利于调整和变革社会规范、整合和盘活社会资源、重构制度红利格局、引导社会价值观变革。基于质量、着重点、时序的分类标准,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破立”方法的历史实践,分别经历了从“大破大立”到“小破小立”,从“以破为主”“以立为主”到“破立并举”,从“先破后立”到“先立后破”和“边破边立”的交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破立”方法具有丰富内涵,即以中国共产党为“破立”主体,以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为“破立”对象,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实际出发、稳中求进与时俱进、分类推进为“破立”原则,以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为“破立”导向,以制度存量改革和制度增量改革并行、系统集成和全面协调推进制度改革为“破立”进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推进制度建设的“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