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统计与信息论坛》
摘要:“合村并居”是健全乡村治理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跟进提升农村公共医疗服务是保障农村居民民生的重要基础。基于2006一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合村并居”政策实施对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并从农村人口集聚和医疗财政支出有效利用两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合村并居"在全国范围内显著提高了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2)在“合村并居”优化农村卫生服务布局过程中,医疗财政支出有效利用发挥显著正向中介效应,农村人口集聚则表现出遮掩效应(与预期相反);(3)“合村并居”对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的改善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一一在人口稠密省份达到了显著的推动效果,对人口密度较低地区则不明显;对财政实力较弱省份助益相对更多,对财政强省则仅显著促进了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获得性,而可接近性并未显著提升。整体而言,“合村并居”的实施对南部地区省份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据此,建议在稳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更加注重“合村并居”模式的优化,顺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农村公共医疗服务配置,有效推进区域间公共医疗服务的均等化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