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基于2000一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与2000一2019年旅游业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土地城镇化水平,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及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的时空演化特征,探究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转型对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三生空间”转型显著,生产、生活空间扩张伴随生态空间萎缩。(2)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长期高位,距碳中和目标差距明显,但已显现下降趋势。(3)“三生空间”转型对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呈增负与减负双模式,农业生产空间向水域及林地生态空间转化减负效果最突出。土地城镇化水平与旅游业碳排放环境负荷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整体呈“U”型曲线,但城市间存在“U”型、倒“U”型及“L”型分异特征;土地城镇化与旅游业碳排放负荷持续强脱钩且呈现显著空间关联性。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06 合作期刊: 《城市学刊》
摘要:城市“三生”空间优化强调从生产、生活、生态不同功能空间协调的角度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推动城市的内涵集约式建设,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优化目标。从功能协调角度出发,系统梳理城市“三生”空间优化的既有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城市不同功能空间两两协调优化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空间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协调优化、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的协调优化、城市居住与服务空间的协调优化、城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的协调优化4个维度;关于城市“三生”功能空间协调优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非常有限,但是国土“三生”空间优化的评价分析较为丰富,能够为城市“三生”空间优化研究提供借鉴。未来应该在借鉴城市具体功能空间两两协调优化、国土“三生”空间优化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城市“三生”空间优化研究。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文章基于三生空间理论探讨了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构建了乡村振兴绩效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自然断点法测算并分析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绩效,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从整体上看,我国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绩效在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出东部、中部和西部递减的规律。②从2010—2022年的空间六分位图来看,绩效高的地区呈现出从点状分散向集聚分布格局转变,部分市域的绩效等级呈现波动趋势。③从乡村旅游类型上看,东部地区较强的区位辐射效应遮蔽了乡村旅游类型对乡村振兴绩效的影响,西部景区依附型和中部文化遗产型具有较大的振兴绩效。④从影响因素的组态分析看,9个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支撑条件保障型”“文化基础夯实型”“客源市场局限型”和 “环境质保缺陷型”4种高、低振兴绩效组态路径模式。最后,从政府、行业、市场、企业和社区5个层面提出了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提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