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发布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中国思想史作为一套现代意义的学科体系,初步奠基于二十世纪之初。中国思想史学科经过百年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中国传统学术转型为现代知识体系,并被纳入现代学科体制与教育体制,一方面确立了科学与民主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思想标准,从而推动了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化转型。但是,百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中国学者重新撰写中国思想史,必然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的挑战。中华民族对自身文明作再反思,必须具有新的时代高度和历史深度。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中国思想史作为一套现代意义的学科体系,初步奠基于二十世纪之初。中国思想史学科经过百年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中国传统学术转型为现代知识体系,并被纳入现代学科体制与教育体制,一方面确立了科学与民主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思想标准,从而推动了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化转型。但是,百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中国学者重新撰写中国思想史,必然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的挑战。中华民族对自身文明作再反思,必须具有新的时代高度和历史深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1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中国思想史领域声名显赫的侯外庐的研究生涯肇端于《资本论》的翻译。翻译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为侯外庐转向中国史研究奠定了基础。《资本论》以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使得侯外庐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上形成独到见解,对中外尤其是苏联学界的“空白说”进行了回应。其五卷本《中国思想通史》不同程度地借鉴了《资本论》的理论视角,呈现出从生产方式出发,经由社会形态判定,最终揭示中国思想发展面貌的研究模式。侯外庐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得以形成系统的研究取径,《资本论》既是时间起点,也是逻辑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