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知识生产的缺环——专访尹吉男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2-22 合作期刊: 《美术观察》

    摘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院长尹吉男在访谈中,回顾了西方以了解“世界”文明为目的开启的汉学研究到以绘画史为中心的中国美术史研究的过程。尹吉男在总结各个国家、地区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变化的基础上,强调知识生产环境的重要性,指出了海外美术史家缺乏现场感、知识生产条件不充分、中国美术史框架不完善等问题。他认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都应该从问题出发,注意文献使用和知识生成的合法性、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 滕固美术史学中的多重民族-国家叙事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近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叙事,既是政治浪潮,又是文化浪潮。滕固是现代美术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从美术史分期、风格学转化、士大夫画发展三个层面,叙述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史。他是从美术史理论层面,探寻民族—国家叙事的先驱者。首先,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指出滕固对中国美术史作了三种分期,前两种政治性表达强烈,概念的使用时见生硬,第三种对古代艺术风格进行全程描述,婉转揭示中国风格有独立、发展、圆满等阶段,这种温和叙事在其后的著述中被延续。其次,通过概念的分析与比较,可知滕固最早引入欧洲的风格学,将之看作新史学和齐平欧洲的学术方法。他将国家形象、民族风格、写实发展、对外开放观念融入其中,转化了沃尔夫林的视觉形式分析。其所作唐宋绘画史和整理国故追求的客观性比较接近,但未脱离形式分析的某些规范。其风格学兼顾中国的文献学传统,处在中西范式之间、学术与政治之间。再次,滕固将士大夫分成“高蹈型式”“馆阁型式”,肯定士大夫画理论,归纳士大夫画有四个阶梯,承认士大夫乃民族文化的曾经参与者。他兼及南北宗理论、风格学、社会学,并没有将士大夫画上升到政治批判。他从写实递进和社会学层面分析唐宋绘画,指出唐宋山水画是士大夫对自然的征服史,是士大夫的社会发展史。士大夫及其绘画,由此成为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见证。滕固不将历史与现实混同,对历史和士大夫有同情式理解,其民族—国家叙事甚显文化自觉。他没有用政治规划学术,没有激进地反传统,同时也较好地借鉴了欧洲的风格学研究,将之与中国的当前文化与学术构建相联系。滕固的学术经历及其转向,见证了一个五四青年从政治呼喊走向学术考量的转变,见证了文化层面的民族—国家叙事具有更长久的意义。 

  • 传播学视域下的民国《艺林》杂志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从美术史的宏观视角看,民国时期的美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又是传统美术走向现当代美术的转折点。民国美术杂志的出版、推介与传播,推动了美术家、作品、风格、流派、思潮、理论研究等诸多领域的进步,与此同时,艺术传播开始潜移默化地介入了中国美术史的发展,逐渐成为美术史研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传播学视域下全面深入地了解民国时期层出不穷的美术杂志,可以使现当代美术史研究得到更广泛的延展和继续深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