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社会建设》
摘要:中国式养老是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养老体系,既有其他人口老龄化先行国家的共性,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特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之下,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式养老是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实现老年群体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的养老目标和进程,具有人民至上、家庭本位、体系完整、多元参与、层次多样、联结发展的特征。当前,中国式养老一方面在银发经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智慧养老等方面蕴含诸多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在养老保障和服务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未来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之下,从制度安排、养老保障、服务建设、产业发展、健康促进、家庭赋能和个体参与不同层面发力,促进中国式养老的高质量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开发研究》
摘要:基于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采用 2013—2021年全国 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选取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面板门槛模型以及机制分析进行实证检验,试图廓清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区域差异明显;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创新效率的重要传导路径。就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而言,数字经济和人口高质量发展均在其中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且分别在跨越单一门槛和双重门槛后,数字经济均可显著提升绿色创新效率。因此,抓好数字经济发展,深入挖掘数字经济赋能人口高质量发展路径,弥合区域数字经济发展鸿沟,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纵观全球,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具有普遍性和阶段性特征。对中国而言,随着由乡入城人口的地域流动,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不断演变,呈现出“农村先老、农村快老、农村更老、农村高老、农村弱老”的特征,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积极应对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需从建设人才队伍、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布局、提高老年人生产生活质量等方面着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推进城乡全面深度融公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统计与决策》
摘要:为更好地对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开展定量分析,文章从4个维度选取13个指标,对我国30个省份2011—2021年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核密度估计以及Markov链对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全国层面,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空间集聚特征明显。(2)区域层面,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东部地区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始终高于全国水平,地区整体水平提升速度快、差距小;中部地区稳步提升,极化现象明显缓和;西部地区水平较低,区域差距扩大。(3)不同发展水平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同时,邻近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变化也会影响本省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跃迁。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合作期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劳动年龄人口是中国人力、人才资源潜力最具代表性的人群。通过对1953一2020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与占比优势显著,是名副其实的人力资源大国;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资本票赋极大改善,就业结构大大优化,人口迁移流动日益活跃,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不过,受过去几十年生育政策、文教卫生资源配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劳动年龄人口老化趋势明显,就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迟缓,且城乡之间在资本票赋层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必须持续推动劳动年龄人口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数量、素质、结构与分布基础。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从人口再生产、人口素质、人口结构3个维度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的评价结果,运用模糊Borda法对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12~2021年间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东—中—西”递减的区域分布格局,东部区位优势明显;中西部和东部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西部省份排名波动剧烈,东中部省份排名相对稳定;进一步聚类分析显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模范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地区、中等水平地区和一般水平地区分别有4个、10个和12个省份。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启示:人口高质量发展模范地区应积极发挥自身引领示范作用,总结和分享其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高水平地区应深入挖掘区域特质,关注人口再生产、素质和结构的平衡,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等水平地区要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提升人口高质量发展动力,避免差距进一步扩大;一般水平地区应借鉴模范地区经验,找到自身优势,并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等经济发展新要求相叠加,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人口发展新形势相交织,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统筹经济新要求和人口新形势的时代课题。银发人口规模的不断壮大,银发消费能力和消费偏好的日新月异,夯实了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口基础。人口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联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协同,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构成了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未来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沿着打造高质量供给体系、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强化要素环境支持体系的基本路径前进。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的人口规律,是指引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指南。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在人口本质属性上立足“新唯物主义”廓清了人口的社会性本质和实践性存在样态;在人口发展规律上,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高度指明了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辩证关系,并强调“两种生产”的均衡发展;在人口发展目的上,通过批判资本主义人口发展界限,彰显了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域下,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人口内部各要素的整体协同;推动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均衡发展,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把握人口生产与人的解放的辩证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11-01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但目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少子化加快、老龄化加重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是影响劳动力再生产的根本原因,劳动力价值的内在矛盾是影响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原因,传统家庭逐渐走向解体是影响劳动力再生产的直接原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劳动力再生产问题,从推进人口发展角度提出降低家庭育娃成本、提高家庭育娃收益和营造社会良好生育舆论的多项举措,以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人口研究》
摘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以国家格局来凝聚共识、融汇资源以完善老龄社会治理的重大国家实践。它是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积极老龄化”框架的创造性发展,二者在概念内涵及外延、行动目标与结构特征上存在差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中国老龄社会的治理格局和治理思路已实现转变。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与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增加了新的遵循,应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框架重新审视其属性脉络与基础要件,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以优化其实施条件,强化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夯实其实施机制,并有效延展和兑现其发展新动能。当前,应强化人口治理、践行“积极老龄观”、构建治理资源多元化格局以加快优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实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