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之后如何做学术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东吴学术》

    摘要:ChatGPT 一经推出便成为现代社会历史上增长最快的科技产品,人们意识到今后的世界不再是以往的世界,以后的生活也不再是以往的生活。本文担心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诸多实用方便及商业利润的同时,也可能会推助学术界、教育界的某些不良倾向。作者强调ChatGPT 至今仍然是人类研发的一个工具,它不具备主体性,没有真正的创造功能。学术研究是个人的生命活动,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创新还是要发挥学者自身内在的潜能,从个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出发思考,凭借自己的“天赋言语技 能”写作。作者不排除人工智能有可能最终具备自己的主体性,但那一天如果真的到来,只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麻烦。当下,人文学者应当负责任地把ChatGPT 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对其前世今生、现下未来做出自己的反思与前瞻。

  • 语言学与数字人文:来自方言测量学者的观察——黄河副研究员访谈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4-12-16 合作期刊: 《数字人文研究》

    摘要:当前的数字人文宣称重视语言学研究,但其关注焦点实际上却片面局限于计算语言学等领域,缺乏对语言学学科发展现状的全面理解。文章是对语言学,尤其是方言测量学领域的活跃学者——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黄河博士所作的访谈,目的在于疏通语言学与数字人文的关系。黄河博士认为,“数字人文”应指数字技术辅助下的人文研究,而语言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群,既有偏向人文的领域,如文献语言学;也有偏向自然科学的领域,如神经语言学;还有偏向社会科学性质的领域,如地理语言学。计量方法在后两者中的应用已然十分普遍,这可能也是语言学界较少强调“数字人文”这一概念的原因之一。“数字人文”这一标签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是有意义的,但其覆盖范围会逐渐缩小,亦不具备构成独立学科的基本条件。此外,黄河博士还以方言测量学为例,指出该领域现阶段计量研究存在的部分问题及一项好的计量研究须具备的要素,其见解对各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都深具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