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蕴涵与当代拓新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人的现代化既是现代化的本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蕴涵。 人推动实现现代化,现代化以 人为目的。 人需要从传统人转向现代人,并具备现代社会的相关属性。 西方现代化面临主体危机,中国 式现代化开拓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致力于实现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协同发展、追求人的 现代化的应然状态。 在人的现代化当代拓新中,中国式现代化旨在实现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巨大规模, 体现人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关注人的现代化的精神品格、生态属性、世界胸怀,使人逐渐向自由全面发 展的现代人迈进;开辟了人的现代化新道路,并为其他国家提供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思考与借鉴。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逻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1-21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实践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的实践存在着特定的逻辑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的核心;人的现代化的多方需求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的特殊形态;新时代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特征。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为我们进一步揭示人的现代化的主要特质和发展趋势,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 新时代乡村社会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化解机制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齐鲁学刊》

    摘要:新时代,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乡村社会面临多种社会风险,具体表现为认同风险、社会冲突风险、健康风险、信任风险及社会稳定风险等,这些风险成为现代化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新时代防范化解乡村社会风险,应遵循人的现代化原则、风险共担原则及协同共治原则,在强化精准服务供给中增强认同感、在保障土地权利权益中消解社会冲突、在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中保障民众健康发展权、在构建风清气正环境中增加民众信任度、在社会矛盾有效化解中维护社会稳定,以体系化机制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的内在机理与现实进路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6

    摘要: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现代化有着紧密关联,具体表现为二者目标协同、供需匹配、进程贯通,这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何以能”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经由开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发展理念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从而推动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多重要素的现代化转型。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应聚焦主题、延展场域、优化介体,锚定时代新人培育目标,做好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力赋能人的现代化进程。

  • 新时代党的社会工作实践逻辑与专业社会工作转型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2-20 合作期刊: 《社会建设》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治理任务加重以及基层治理诉求提升,社会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尤其中央社会工作部成立,由党统领社会工作。这样,新时代党的社会工作实践逻辑以及与专业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亟待回答的课题。通过梳理新时代社会工作的实践逻辑发现,党的社会工作主要从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视角审视社会工作,而专业社会工作主要从福利服务视角考察社会工作。在新时代促进现实生活中人的成长是党的社会工作的核心任务。党的社会工作需要借鉴专业社会工作有关人与环境关系的实践逻辑,将注重环境适应的“人在情境中”的基本 假设转变成关注现实环境中个人自主性的“情境中的人”,在促进人与环境协同改变的同时激发人的成长改变潜力,实现人的现代化,以便承担起“社会医生”的历史责任,推进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学派。

  • 汪曾祺1990年代小说的“高邮变法”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1990 年代,在突破自我、不断创新的观念驱使下,在读者批评的推动与怀乡姿态的迁变中,汪曾祺决心告别其田园牧歌的风俗画小说写作范式,实施“高邮变法”,即其高邮小说的人物围绕人的现代化立场,从古典主义的诗境中人转向现代意识高蹈的现实的个人;叙事重心从对风俗民情的散淡描摹转向人物对传统观念、生活的叛离行径:思想主旨从对浪漫乡土的诗情歌赞转向对乡土社会中人的现代化呼唤。“高邮变法”标志着汪曾祺小说创作打破传统标签,实现其熔古今为一炉的艺术理想,彰显出鲜明的现代性。“变法”后的小说克服了新时期浪漫主义乡土小说普遍泛滥的牧歌情调与现代意识淡薄的问题,开拓了以特殊的地方色彩为用、以普遍的现代人思想为体的新乡土小说范式,为当代文学的地方书写提供了一种经由传统地方而召唤现代中国的路径与启示。

  • 中国式现代化蕴涵中国人的伦理愿景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齐鲁学刊》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叙事主体是人民,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使得中国人民真正获得其主体性。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就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实际上涉及物质生活的现代化、精神生活的现代化以及社会关系的现代化。就伦理叙事时代主题而言,中国式现代化要面对气候危机、生态风险,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共产主义愿景共同叠加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使得愿景本身不再是“愿景”,而就是一种具有丰裕社会现实性的叙事实践。

  • 为核心的人才强国战略及其政策创新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人的现代化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要充分体现人的现代化。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人的现代化的内涵表现在人的思维方式、人的行为方式、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的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推进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重点在于以人才强国建设为目标,推动人才链优化;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养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人才;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打造高水平科技人才发展高地;以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着力点,形成新型协同育人新模式。深入实施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政策创新,应着眼于制定高端人才发展战略,提高科技、教育和产业发展的适配度;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增强人力资本集聚;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

  • 人的发展视域下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考察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7-15 合作期刊: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摘要: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发展史就是人的发展史,而经济现代化作为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既要见“物”,更要见“人”。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从一出场就始终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将人的发展贯穿经济活动全过程,在向“人本位”生产、“按需型”分配、“自主式”交换、“发展性”消费转变中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创造了更好条件。从人的发展视角出发,与西方式经济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实现了以公有制超越私有制、以道德人超越经济人、以共富裕超越两极化、以活劳动超越死劳动,为其他国家和民族经济现代化提供了新样态新路径,创造了推进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类经济文明新形态。

  • 轨迹·焦点·展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研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摘要: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所在。为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研究的发展脉络、焦点问题、前沿趋势等,本研究以2012一2024年中国知网筛选处理后的469篇相关研究文献为对象,从发文数量、核心作者、研究主题、热点趋势等视角,综合运用CiteSpace6.3R1文献计量软件对研究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关注的核心议题和学术研究的演进态势,为进一步推动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新时代以来,人的现代化研究的数量、作者、主题等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学者们从国家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与具体领域微观视角两个维度,重点关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研究、人的现代化内涵研究、人的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的相关性、人的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有机统一、人的现代化推进路径等六大热点问题。未来该领域应更加注重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厘清人的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之间的内在关系等问题,不断推动人的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范式创新。

  • 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逻辑向度与实现路径——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的多维解读,初步建构起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实践,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引和经验素材。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与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具有目标耦合、关系耦合、工具耦合三重内在耦合关系。基于耦合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价值逻辑表征为从高等教育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理论逻辑表征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知识体系现代化,实践逻辑表征为以数字技术赋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加速推进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进程,一是完善育才体系,优化知识创新的人才结构和布局;二是坚持系统观念,注重提取标识性概念和完善理论构建;三是把握数字革命,重塑高等教育学科与学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