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26
摘要:当前新媒体空前发展,已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场域。相较于之前传统媒体场域,意识形态在新媒体场域中传播存在着两种面向,即传播的加速与减速。加速是指传播模式零级化、话语大众化、方式多样化所引致的加速面向;减速则是指传播主体社会化、内容零散化、环境复杂化所导致的减速面向。这两种面向在不同程度上消解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而在新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最佳面向应是共鸣,就是要旗帜鲜明地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博弈、立场坚定地批驳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努力探寻与中华优秀传播文化的契合点、进一步深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点、不断拓展与先进文化的结合点、态度明确地与人民群众共鸣。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从价值认同的信任内涵及维度看,生成式人工智能Sora的出现,使价值认同在主体乐信、文本可信、时空能信三个维度上经历着从复制到定制、从抽象到具象、从在场到离场的叙事逻辑转换。但文生视频 Sora也面临着算法推荐迟滞主体能动性发挥、言语偏见阉割图像传播效度、网络圈层阻隔社会公信力生成等问题,造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价值认同主体信任关系失序、文本信任关系失真、时空信任关系失衡等价值认同风险。为化解风险,通过价值注入与技术赋能、伦理审视与法律审查、破壁入圈与连圈接层等方法,扩大信任视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价值认同的范围并提升其效度。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2-08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不仅需要政策层面的引导及配套资金投入,更需要农民的支持与参与。引导农民充分参与,既是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必要条件,也是改进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基于云村人居环境治理案例,指出引导农民参与是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国家组织动员与个体行为选择的匹配与耦合。摆脱了基本生活压力的农民,参与行为不仅受利益逻辑的驱动,也受到认同因素影响:一方面是对国家政策理念和人居环境本身的价值认同,重新评估人居环境治理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对乡土秩序和伦理关系的情感认同,重建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建立以认同为核心的农民参与机制,不仅有助于破解实践中“政府干、农民看”的难题,而且有助于农民主体性的生成。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基于价值认同的心理学视角,认为大学生价值认同形成过程经历了知行分离的依从阶段、知行趋同的认同阶段、知行合一的内化阶段,其价值认同的心理机制应包含四个基本运行结构:心理动力机制、心理导向机制、心理促进机制、心理调节机制。从价值认同的心理要素入手,结合大学生认同的形成过程、心理机制的一般规律,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建构路径,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