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的贸易研究——基于地级市数据的双重差分检验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跨境电商综试区是我国通过区域先行先试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体现,也是结合新发展格局推进数字贸易的有效路径,科学评估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贸易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0一2020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将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的贸易促进效应,得到如下结论:首先,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显著扩大了城市的进出口规模,该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其次,城市物流体系完善、信息化建设推进以及跨境贸易企业集聚,是跨境电商综试区促进贸易发展的重要机制。最后,异质性分析显示,跨境电商综试区对于经济基础较弱和内陆城市的贸易促进效应更加明显,具有包容性增长效应。

  • 碳中和表现能缓解研发操纵行为吗——来自碳中和评级的证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碳中和是关系到全球气候变化风险应对和微观企业创新转型的重要议题。本文以2019~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企业碳中和表现对研发操纵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碳中和表现能够有效抑制研发操纵行为。机制分析表明:良好的碳中和表现会发挥积极的信息披露促进效应和代理问题缓释效应,进而对研发操纵行为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碳中和表现对研发操纵行为的抑制作用在研发操纵动机较强、数字化赋能较高和低碳试点建设地区的企业中更明显。从碳中和评级压力的溢出影响层面看,碳中和表现赋能的研发操纵治理作用在同行业—地区层面存在溢出效应。本文从企业研发操纵的治理视角提供了碳中和表现的监管有效性证据,对构建研发操纵行为的新型绿色治理机制及稳步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参考价值。

  • 碳中和表现能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吗?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绿色低碳战略愿景下,碳中和管理是关系全球气候变化风险应对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议题,但少有文献从实证研究角度探究微观企业碳中和进程的经济效益。以 2019-2022 年我国沪深 A股上市公司及华证碳中和评级为祥本,实证考察碳中和表现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良好的碳中和表现具有投资激励作用,其能够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碳中和表现优势能够发挥信息促进效应、代理成本缓释效应和融资约束缓释效应,以此积极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检验发现,碳中和表现对投资效率的积极影响在高碳行业,数字化程度较高和市场监督环境较差的企业中更明显。在碳中和评级监管的外部性方面,碳中和表现赋能的投资效率促进作用具有行业溢出效应。

  • 贷款期限结构和创新:中国微观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借鉴金融功能主义理论假说的基础上,文章实证检验了中国各省份地区金融机构的短期贷款导向的贷款期限结构特征对地区微观企业创新投入可能造成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稳健性的经验发现是:一方面,中国情景下金融机构中短期贷款导向的贷款期限结构对微观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正向激励作用,这就验证了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导向的风险治理机制理论假说在中国情景下的适用性;另一方面,我们设计了符合中国现实发展特点的行业外部融资依赖性程度指标,发现了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导向的贷款期限结构对外部融资依赖性程度相对更高的行业中微观企业创新投入所造成的负向阻碍作用,验证了金融体系的贷款期限结构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匹配理论假说在中国情景下的适用性。

  • 劳动力流动赋能城乡融合: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基于安徽省6县1002个农户的问卷调查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城乡融合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劳动力流动则为城乡融合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安徽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及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大省,城乡融合问题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基于微观调研数据,探究安徽省劳动力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并通过机制分析检验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本在劳动力流动赋能城乡融合过程中的间接作用。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显著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严谨检验后依然成立;劳动力流动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聚集人力资本等路径有效推动城乡融合;劳动力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尤其在对政策相对不完善地区的城乡融合促进上,其效应更为显著。基于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出应统筹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激发人才活力、增强城乡一体意识,完善市场规则、健全按要素分配制度,深化土地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政策导向、规范劳动力有序流动等建议。

  • 算力新质生产力对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作用机制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0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对赋能数字经济新增长、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算力的公共性、外部性、网络性与迭代升级特征,研究算力新质生产力的网络外溢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利用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发现算力新质生产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这种效应来源于算力新质生产力对智算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省际个体的算力新质生产力对与该省份在地理、经济、人口方面相关联的其他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网络外溢效应。研究表明:(1)算力新质生产力网络外溢效应通过提升创新数量、创新质量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正向的积极作用;(2)算力新质生产力网络外溢效应通过缓解算力投资错配、数字技能劳动力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正向的积极作用;(3)算力基础设施数量网络与算力基础设施质量网络通过创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具有异质性。相关研究成果有利于创新拓展数字经济背景下算力新质生产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为政府制定数字经济政策提供有益参考。基于此,提出推动算力技术创新、促进算效提升、汇聚算力资源、优化算力要素供给、加大智慧教育投入力度、培育算力基础设施创新人才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