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微观视角,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讨论农地确权能否释放农村土地资产的德·索托效应,缓解农村正规信贷配给。采用IV-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农地确权对供给型与需求型双重信贷配给的异质性影响,并引入农地确权与农地经营规模的交互项进一步考察其规模偏好特征,最后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研究发现,在现阶段中国相关法律制度与配套措施不完善的约束下,农地确权难以完全释放农村土地资产的德·索托效应,其对供给型信贷配给的缓解作用仅限于本就有着借贷优势的大规模经营农户,存在规模偏好特征;而对需求型信贷配给则具有充分的缓解作用,并随 着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增强,同样存在规模偏好特征。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2-18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信誉机制是缓解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制度补充。从信誉机制中的信誉传递环节出发,建立信号传递博弈模型,探究金融联结中信誉传递的制度优势。基于金融联结信贷模式的信息传递均衡分析,提出研究假设:金融联结的信誉传递机制可以改善农户信贷可得性和信贷数额;金融联结的信誉传递机制可能存在中介效应。利用陕西省725户农户实际数据进行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农户+农民合作社+银行”的金融联结模式,并运用逐步检验回归系数法和Bootstrap方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证明通过农民合作社向正规金融机构传递农户信誉信息,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用评级反馈,金融联结的信誉传递机制能使农户信誉起到抵押品替代作用,对改善农户信贷配给起到积极作用。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3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研究立足中国农村家庭信用评级基本制度,基于信贷配给理论,分析信用评级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及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制度安排下的影响差异;同时,以典型试验区开展整村逐户评级试点为契机,利用948户农村家庭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通过提高信贷需求及可获性,信用评级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优化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村两委参与度较高或评级绑定利率优惠的制度安排下,信用评级的正向影响增强;相较于中等收入家庭,信用评级对高收入和低收入农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