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困地区父母外出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如何改善我国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是有效实施精准扶贫、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环节。受限于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政策不健全、家长对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的认识不充分等因素,贫困地区学龄前留守儿童发展更为脆弱。本文利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的两期追踪调查数据,分析父母外出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试图回答在贫困地区父母普遍外出务工的现状下,“收入效应”和“分离效应”对儿童早期发展谁更重要这一问题。结果显示:(1)父母外出对贫困地区儿童的早期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父母外出时间越长,儿童的早期发展结果更为不利;(2)父母外出的负向影响主要是通过“分离效应”起作用,而“收入效应”并不显著;(3)贫困地区父母外出时,家庭养育环境明显变差,且没有带来家庭收入的显著提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投入,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养育环境。

  • 照养人性别社会化态度与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在儿童性别社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尚待研究。基于2019年云南省某县农村1024个5~25月龄儿童及其家庭的一手调查数据,分析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对0~3岁儿童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样本儿童的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至少有一种滞后的比例为86%;(2)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因儿童的性别而异,对女孩表现出更加传统的性别社会化态度;(3)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越传统,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滞后的可能性越大;(4)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主要通过改变养育环境(如家庭养育环境、养育行为、管教方式)影响儿童早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