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7-27 合作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摘要: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的力量根基,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从知识逻辑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政课的力量源泉,革命文化是思政课的精神血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思政课的思想基础,需要以三种文化厚植思政课的文化底蕴。从价值逻辑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筑牢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文化基石。从方法逻辑看,通过推本溯源和融通古今的有机结合讲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理”,通过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的紧密联系讲活革命文化的“情理”,通过思想引导和学理阐释的协同推进讲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真理”,需要以三种文化拓展思政课方法创新。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摘要: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思政课建设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才能更好地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厚植思政课的文化底蕴。要遵循学科规律,促进全面融合,坚持精准对接、分类施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大思政”课夯实文化力量根基,让学生在文化滋养中增强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怀。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激发激活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形成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合力。动力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所决定的。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既来自作为文化创新发展主体的人民群众,来自具有深厚积淀和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这一文化创新发展的本体,也来自影响和制约文化创新发展的客观环境。这就要理解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的内生力、创新发展环境的保障力的深刻内涵和相互关系。尊重人民文化主体地位是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动力的前提,坚持文化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是激发中华文化内生动力的关键,优化社会环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的保障力量。要努力畅通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多维动力相互促进的实践路径,实现文化创新发展动力要素的融汇整合与相互促进,汇聚起新时代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整体合力。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3-26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共同构筑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表现为守正创新、富民厚生、天下大同、知行合一、和合共生;革命文化蕴积“实事求是、救亡图存”的文化品格,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社会新风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藏“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文化动能,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蕴蓄“旧邦新命、兼收并蓄”的文明图景,体现为文化自信、守正创新、人民至上和开放包容。四种文化时序上有重叠,都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