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融入公安院校思政课建设,是公安思政课在思想立警、党性育警、实践强警、新功铸警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是推动主题教育融入思政场域的基本逻辑。在理论主线、初心使命、伟大实践和最新理论等方面做好思政教学可以在育学上扩容增智;在首位意识、宗旨意识、职业意识和底线意识等方面做好思政育学可以在育警上提质增效。公安院校应从创新工作理念、完善课程建设和保障体系上着手,更好推动主题教育融入思政课建设与发展。
分类: 公安学 >> 公安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合作期刊: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摘要:公安院校建设高质量”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能充分释放网络平台赋能价值,构建富有公安院校特色的一流育人生态。当前,公安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硬件设施不完善、工作标准不清晰、学生认同感不高等问题。因此,公安院校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网络平台,要筑牢“数字底座”,支撑学生社区服务保障;要凝聚育人合力,激发“数字教育”活力;要坚定主体导向,打造学生社区治理共同体。
分类: 公安学 >> 公安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融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安院校应深入挖掘新媒体平台育人铸才的作用价值,培育具备“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新时代公安人才。融媒体发展对传统思政育人模式、思政工作者、思政育人效果评估提出了挑战。融媒体时代公安院校思政育人需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占据教育舆论制高点;讲好科学道理,掌握媒体思政主动权;回应现实问题,提升学生思想认知新高度。为此,应立足融媒体平台,构建立体直观教学内容展示;重视技术升级与专业培训,增强教师融媒体应用能力建设;优化考核评估机制,完善协同育人评价体系以实现融媒体时代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效能的提升。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新文科建设以新导向、新融合、新培养为突出特征,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全面创新和变革。基于对公安院校法学专业民事诉讼法课程存在的问题,以贵州警察学院法学专业民事诉讼法课程为例,探讨公安院校法学专业民事诉讼法课程改革的路径。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2-18
摘要:公安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剑的重要使命,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源头和基础。依据“存在论—价值论—方法论”的哲学逻辑,传承红色基因与构建公安院校思政育人体系在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上具有高度契合性,红色基因所蕴含的忠诚信念、为民情怀、甘于奉献与廉洁底线为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提供价值向度,在警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构建“铸魂—塑形—赋能—内化”四位一体的实践路径,使红色基因真正转化为塑造学生政治品质、激发职业热情、提升综合素养的精神动能。
分类: 公安学 发布时间: 2024-12-30 合作期刊: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劳动育人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中有着重要意义,劳动育人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然而,当前我国公安院校劳动育人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劳动育人的教学理念贯彻不彻底,如公安院校重忠诚教育、实践教学、警务化管理而忽略劳动育人价值观、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的培养,以及课程体系建设不力、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协同机制不完善等。应提高认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坚决贯彻劳动育人理念,重视劳动精神的培养和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要加强学科专业融合,构建起具有公安特色的层层推进式劳动育人课程体系,加强劳动育人师资培养;要根据OBE理念量化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式、重构评价体系并根据结果导向合理运用;要整合资源加强家校社联动,强化劳动协同育人。
分类: 公安学 >> 公安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国家移民管理局自成立以来,初步建成了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移民管理队伍。然而面对新时期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加强对移民管理后备力量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公安院校是培养移民管理警察后备力量的主阵地,然而由于移民管理专业设立时间较短、专业建设经验薄弱,目前人才培养尚未形成体系化、成熟化机制。因此,移民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问题导向,着重培育学生移民管理职业精神,强化实践环节,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丰富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全方位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分类: 公安学 >> 公安学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西迁精神产生于特殊年代,传承至今,影响深远。研究“西迁精神”的历史轨迹、时代内涵及传承路径,对于深入推进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具备优秀精神品质和道德品格的公安学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作为公安院校要传承西迁精神需沿循三条路径:一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核心,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以铸造忠诚警魂;二是坚持实践育人“重要环节”,培育公安院校大学生树立听党指挥、跟党走的无私奉献精神;三是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加强艰苦奋斗再创业精神培养,塑造学生警察职业气质。
分类: 公安学 >> 公安学 发布时间: 2024-06-25 合作期刊: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新时代公安院校青年学警在政治素质、警察意识、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等方面还存在提升和强化的空间,也是文化育警面对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引领公安院校文化育警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的文化育警应以锻铸政治忠诚、培养捍卫中国式现代化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养成创新精神为价值目标。在实践路径上,通过对警务化管理制度、英模精神、思政课堂、校园文化、时代精神等载体的科学应用,培养出优秀的警务人才。
分类: 公安学 >> 公安学 发布时间: 2024-07-08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战术教学是公安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务技战术开展课程思政应立足于自身课程的价值属性,紧密围绕学生在校不同阶段的思政育人要求,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做到精准定位、有的放矢。探索公安院校警务技战术教学最为适合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发挥实训教学知行合一、潜移默化的特色功效,努力达到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根本要求。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响应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论述公安院校专业教师兼职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与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相结合,是推动公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立足公安院校自身的建校宗旨和办学特色,分析公安院校兼职辅导员的工作内涵和目标,提出利用专业思政推进、学术化引领、职业能力嵌入、多角色协同增效等维度,使学生接受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明确专业教师兼职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合理量化考评机制等实践方向,构建专业教师兼职辅导员培养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工作路径。
分类: 公安学 >> 公安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合作期刊: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公安工作现代化,首先是公安人才队伍的现代化。地方公安院校是公安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因此通过有效路径实现地方公安院校高质量发展是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关键。然而,地方公安院校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发展体系与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要求尚不相称、学科基础相对薄弱、人才培养的实效有待提升等多重困境。对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些困境,实现地方公安院校高质量发展,作为地方公安院校应当:打造与新质战斗力相适应的公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以“三个入主流”的意识畅通行业、院、系、教师间的关系;推动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发展;以协同育人为核心促进院校发展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教学研练战”一体化为抓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办学资源投入和注重有效利用。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08
摘要:本研究旨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深入的学理阐释,并以此为引领,探索构建新时代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育人)的新模式。首先,研究系统梳理并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学理研究的必要性,重点辨析了“中国梦”、“新时代”、“两个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标识性概念的学理内涵与时代价值,剖析了“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新发展理念”等原创性思想观点的理论突破与实践逻辑,并探讨了“两个结合”及该思想体系的系统性等原理性成果。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战略定位与队伍建设要求,明确了公安院校思政育人的特殊使命与目标,指出了党的创新理论对公安院校思政育人的核心价值引领,并剖析了当前制约育人实效的现实挑战。最后,研究提出了一套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的新时代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新模式框架:以“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为核心,通过学理化教学与体系化融入深化理论认识;以“突出政治铸魂,确保绝对忠诚”为根本,强化政治认同、红色传承与底线教育;以“坚持实践导向,提升育人实效”为路径,促进理论与警务实践结合、实战能力融入及社会服务;以“推动方法创新,增强时代感召力”为驱动,借助信息技术赋能、教学模式革新与协同机制构建提升吸引力。本研究旨在为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提升公安院校思政育人质量、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