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0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由于基层多样的制度创新,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超出了现行政策提倡的财产化改革的范畴,需要在理论上作出新的概括。以两个村庄的宅基地制度改革案例为分析对象,通过治理视角考察宅基地制度改革背景下,宅基地地权集体化的政治社会效应及其结构性条件。研究发现,传统农区宅基地地权集体化超越了保障农民财产权的经济效应,具有提高宅基地管理效率,推进村庄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政治社会效应。宅基地地权集体化的实现,有赖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制度基础、“权责均衡”的治理基础及政府支持的政治空间。研究证明,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关键不是扩大权能,而是实现宅基地有效治理。在宅基地制度改革中,“集体”的权利可以被激活,因此,宅基地制度改革需要给村集体留出实践其所有权的空间。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7-15
摘要:“半场”,隐喻着人融入社会角色、进行社会生活、开展社会行动时的客观限制。将“半场”的生产作为理解农村地权纠纷的一个视角,不同于村级土地控制和产权认知维度的理解之道,其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半场化呈现作为分析框架,把半场人作为解释农村地权纠纷的理论概念,进而知悉纠纷发生的全部过程和得以解决的内在机制。以“过程-事件”分析作为方法,素描一个农村地权纠纷的始末,发现权力持有半场化、身份介入半场化、困局破解半场化是冲突生成的运行逻辑,而冲突解决的内在机制则表现为分工虚置的“前半场”权力、道德人物的“中场”悬浮、摆平理顺的“后半场”方法。提出“半场”的生产,不仅能够为地权纠纷研究提供一个使用权让渡的最可能案例,还可以为同类地权纠纷提供经验参考,有助于相关纠纷或冲突研究的知识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