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关键金属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原材料,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多数关键金属矿产常以伴生状态存在,产量受载体金属约束,研究载体金属与伴生金属的价格影响关系,对于化解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尤为重要。采用多元小波与DY溢出指数研究载体金属铜及其伴生金属镍、锡、黄金之间的市场关联与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短期时间尺度下铜-镍相关性更强,长期时间尺度下铜-锡相关性更强。在不同时间尺度下,铜-镍、铜-锡金属对之间存在较强的共同运动。DY溢出结果显示,在各时间尺度下,铜与伴生金属市场存在双向溢出效应;铜是伴生金属市场风险的最大贡献者,且最容易受到伴生金属市场的冲击;在中长期的时间尺度下,铜与伴生金属的溢出幅度变化更大,分散组合投资效益差。
分类: 其他 >> 其他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中国军事科学》
摘要:训练评估作为训练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加强全周期精细化训练管理、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推进训练评估创新发展,就要理清训练评估与训练考核、训练等级评定、训练监察、作战能力检验评估等相关活动的关系,健全阶段周期、演训活动、专题专项训练评估组织体系,把握构建方法推进训练评估标准建设,积极创新训练效果描述法、综合结果评价法、训练问题追溯法、定性定量比较法、作战能力解构法、发展趋势预测法等分析方法,加强评估结果的规范管理、全面运用,形成推进训练评估创新发展的清晰思路,加快建成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训练评估体系。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基于COVID-19疫情爆发时期(2020年)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2021年)2个阶段春运出行期与返程期的城际人口流动数据,采用复杂网络方法刻画疫情影响下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变化,并借助二次指派程序(QAP)识别了影响人口流动网络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①疫情爆发时期春运人口流动网络规模骤减,相邻城市间短距离人口流动联系取代中长距离的人口流动,表现出“小世界”特征,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人口流动网络规模与流动距离回升。②春运人口流动网络格局受疫情影响产生了一定变化,但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各地省会城市集聚的根本态势没有发生改变,人口流动网络社团划分在疫情不同阶段总体保持稳定。③疫情病例、各城市间空间距离对春运人口流动网络的负向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力虽有弱化趋势,但依旧十分显著;城市常住人口、旅游服务、高等教育、交通发展及医疗服务水平差异对春运人口流动网络的正向影响逐渐提高。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采用DEA作为评价模型,以2008-2015年长江经济带物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物流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静态分析,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法从总效率变动、技术效率变动以及技术进步变动对长江经济带物流效率的发展进行动态分析,并绘制空间分布图反映物流效率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物流业发展较不平衡,下游地区物流效率情况较好但增速放缓,中上游地区物流效率相对滞后,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整体来看,技术进步是总效率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结果,论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长江经济带的物流效率提升提供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把握数字经济空间关联与实体经济发展交互关系,有助于把握产业变革机遇,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基于2011一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港澳台藏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测算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结合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分析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和演化特征,探究其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快速,但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再向西部地区扩散的演化趋势;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日趋复杂,逐渐形成以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为中心的极核式扩散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具有明显的东密西疏特征;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密度呈上升态势,网络效率呈下降态势,数字经济空间流动性不断提升,网络结构稳定性不断增强,表现出溢出效应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表现出受益效应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以及华中等地区;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强度提高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邻近省份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强度提高对本省份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具有促进作用;数字经济空间关联与三次产业发展的交互作用存在差异,相比于第一、第三产业,邻近省份第二产业发展与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的交互作用最为突出。因此,应建立区域协同机制,提高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密度,以全局视角推动数字化;重视数字经济区域发展平衡性,发挥重点区域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数字化发展;中西部地区借助自身区位或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资源跨区域流动;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摘要】为了研究影响企业创新研发的前因要素,提升电子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本文基于TOE理论框架提出影响电子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多因素组态模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沪深A股的165家电子制造企业进行组态路径分析。研究表明:创新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性的工程,单个因素并不构成影响电子制造业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导致电子制造业企业高创新绩效的路径有四条,可归纳为“机会利用能力一非竞争地位主导型”和“数字技术应用一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两条;导致电子制造业企业低创新绩效的路径有三条,可归纳为“企业竞争地位一非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和“环境不确定性一非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两条。本文的研究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了引致企业高创新绩效与低创新绩效形成的复杂成因,以期为处于不同竞争地位的企业创新研发之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本文将扩展的雷文力场分析方法应用于我国展览业的绿色化变革分析,认为组织变革的外部力量来源于要求者、支持者和阻碍者。调查发现:(1)政府是展览业绿色化的主要要求者和支持者,多数展位搭建商是主要阻碍者;(2)展览产业链利益相关者绿色化变革的内部阻力主要来自环保知识和管理技能的缺乏;(3)较低的变革收益和较高的变革成本会阻碍展览利益相关者的绿色化变革。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供行业参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04-11 合作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摘要:目的/意义 互联网环境下,移动社交媒体中的图像文字等多模态用户生成内容(UGC)已成为影响用户决策的重要信息类型。关于其用户信息采纳的研究大多将图文等多模态内容割裂看待,导致UGC的多维特征,尤其是融合特征,对用户信息采纳的综合影响机制尚不清晰。 方法/过程 文章选取小红书这一代表性的经验分享型移动社交媒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视觉技术对信息分析方法进行改进,提出覆盖图文深层、浅层以及融合特征的多模态UGC多维特征测度方法,并进一步构建多维特征对用户信息采纳的影响机制计量模型。 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两种图文协调性特征对于用户信息采纳的影响力显著高于单独的图像或文字特征;图文浅层特征比深层特征的影响力更大;影响用户信息采纳的各关键特征之间存在调节作用;自然、物体和其他这三类场景中的具体影响机制存在异质性。研究对于促进移动社交媒体中高质量的UGC创作和有效的信息采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0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对赋能数字经济新增长、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算力的公共性、外部性、网络性与迭代升级特征,研究算力新质生产力的网络外溢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利用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发现算力新质生产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这种效应来源于算力新质生产力对智算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省际个体的算力新质生产力对与该省份在地理、经济、人口方面相关联的其他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网络外溢效应。研究表明:(1)算力新质生产力网络外溢效应通过提升创新数量、创新质量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正向的积极作用;(2)算力新质生产力网络外溢效应通过缓解算力投资错配、数字技能劳动力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正向的积极作用;(3)算力基础设施数量网络与算力基础设施质量网络通过创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具有异质性。相关研究成果有利于创新拓展数字经济背景下算力新质生产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为政府制定数字经济政策提供有益参考。基于此,提出推动算力技术创新、促进算效提升、汇聚算力资源、优化算力要素供给、加大智慧教育投入力度、培育算力基础设施创新人才等建议。